第四章 登基大典(1/2)

九月一日,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由军部和礼部负责,军部负责阅兵,礼部负责祭天。

长安城还真是适合阅兵的城市呢。她的任何一条街道都是一模一样的长,一模一样的宽,每条街道都足够几百个人或几十辆汽车并行。她的楼不高,从几百米高的皇宫可以直接望见下面的阅兵。居高临下地看,那些大兵走得更加笔直,就像一排一排的虚线。数百万军队走得就像一个人,可见我大明军队的厉害。

全京畿的士族都被集中起来观看,平民只能待在家里听响声。那些士族也有几百万,他们观看着几百万参阅士兵;其实参阅士兵也是观众,他们观看着几百万士族。其实皇帝也是观众,其实皇帝也是演员。想到这里,我的头疼了,我觉得士族、军队、皇帝他们三者既是表演者也是观看者,他们三者统一起来,他们三者相互证明,证明我大明帝国的伟大。

礼炮轰鸣,气球飞舞,鸽子飞翔。

阅兵开始了!

最先来的是各省的陆军,每个方队一万人,每省十个方队。领头的是督军,他身边的是监军,他们身后是一排0人,总共00排的方阵。其中第一排的最左边扛着他们各省的省旗,最右边扛着军旗。

第一批方阵便是京畿省的陆军。其实京畿军已经内乱,大部分被消灭或解散了,这是新组建的军队,编制还是二百万,由新的督军和监军带领。

第二批方阵是四川军。很显然,那不是四川军,因为四川一向不干预川外的任何事,他们也没有派军队出川,况且督军也不是皇帝指派的,而且他们军队连监军都没。但是军部宣布那个方队是四川军,于是那就是四川军了,军部还任命了督军和监军,于是四川督军就带着四川军来阅兵了。他们同样扛着四川省的省旗和军旗。

第三批方阵是圣军。为什么叫圣军?因为那是圣地吐蕃的军队。还是上面的话,其实那也不是圣军,因为圣地更不干预大明本部的事。再说了,吐蕃圣地本来也没几个人,他们连军队都没,他们能不能凑够这十万人还是个问题。这支圣军同样扛着吐蕃省的省旗和军旗。

川军和圣军的到来,标志我大明帝国的强盛和团结,于是,万民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余下的是各省的陆军方阵,分别是西域省、凉州省、蒙古省、山西省、辽西省、辽东省、高丽省、河北省、中原省、山东省、黔州省、云南省、江南省、江浙省、江东省、岭南省,此外还有四个海外省,分别是极北省、西漠省、极南省、东海省。

河北军的方队我估计也不是原装的河北军,因为河北督军赵正豹已经叛变了嘛。真是的,皇帝不调动军队镇压叛逆,搞什么阅兵。不知道现在燕京还是不是皇帝的地盘,你们这里搞阅兵,赵正豹那里正爽呢。

那四个海外省,疆域不定,全省都是禁区,根本没人居住,只有四个作为首府的要塞留有少数驻军,四个省的方队也应该不是真的省军。

看完了天下二十三省的军队,我不由自主地想,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别的国家就好了,他们派军队过来,就好像古书上写的“万国来朝”,那样我们就该多么自豪啊。

-

-

陆军方阵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过去了,接下来的就是骑兵方阵了。骑兵是非常厉害的军种,一支骑兵能够碾压十支步兵。万马齐奔,没有军队能够挡住。大明在北方很多省份都有骑兵驻扎。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身穿各色制服的西凉骑兵、蒙古骑兵、辽西骑兵、西域骑兵、河北骑兵、辽东骑兵一一经过,他们方阵的人数没有陆军的多,但同样整齐划一、威武不凡。能够让几千匹马走得像一匹马,可见他们的战斗力有多强。

等陆军和骑兵过去后,就是压轴戏——禁军了。

身着黑色制服的禁军登场了。不同于陆军的走路和骑兵的骑马,禁军全部是坐在大卡车上参阅的。他们人手一支冲锋枪,长官身上还别着手枪。他们是唯一一支全部枪支化的军队,陆军打仗靠长矛,骑兵打仗靠砍刀,只有禁军才是拥有远程火力的军队。

禁军的前几个方阵是汽车兵,后面出现了装甲车兵,然后是汽车拉着的大炮,最后是坦克。当轰鸣的坦克出现的时候,整个长安沸腾了。

几十辆坦克出现后,空中传来轰鸣声。

三个空中方队出现。第一个空中方队是呼呼扇风的直升机,第二个空中方队是四个螺旋桨的轰炸机,第三个空中方队是屁股喷气的战斗机,每支空中方队都有十几家飞机。

直升机方队第一个出现,然后是轰炸机方队,最后是战斗机方队,但是它们一个比一个飞得快,因此当最后它们跨越皇宫的时候,成了同时出现的,这种壮观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激动得大叫起来,甚至有不少人已经激动得晕厥了。

所有人都必然都是这样想的:我大明太无敌了!我太无敌了!我以大明为荣!我见识过这一切,因此这一切都是我的了,我比那些没见过这些的土包子们强多了!

-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并不存在的世界】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章 登基大典〗地址https://wap.xbqg8.net/86/8671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