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李愬(1/2)
裴度在芙蓉楼并没有耽搁太长时间,他怕舒王还派了人暗中监视窦乂和自己的会面。所以匆匆吃了几口饭就告辞离开了。
走在回东宫的上,突然有人从身后叫到:“前面可是裴兄,请留步”。
裴度回头一看,原来是白居易兴致冲冲地追了上来,马上拱手施礼,说道:“原来是白老弟,看你满面春风,什么事这么高兴啊?”
其实裴度和白居易只是通过元稹刚刚认识,但是因为白居易在前几天的宫市事件中能仗义执言,他身上表现出的那种读书人舍身取义的气节,给裴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心里很愿意和他亲近。
白居易笑道:“刚刚从吏部出来,蒙陛下恩典,特许吏部对小弟量才而用,吏部已经任命我为秘书省校书郎了,明日即可到秘书省报到上任。”
“恭喜恭喜!这么好的事需饮酒庆贺啊!”
“小弟也有此意,可是从吏部出来也没碰上人,料想元稹老兄此时也有公务,正在郁闷之时就到了裴兄。走走走,咱们找个小酒肆去喝几杯,今日小弟做东。”
“小酒肆,老弟你也太小气了,听说西市有一家芙蓉楼不错,到那里去怎么样?”裴度调侃地说道。
“芙蓉楼,裴兄可真会挑地方,你干脆把小弟卖了自己去芙蓉楼喝吧。”
“跟你开玩笑的,咱们哪有钱到那里去饮酒啊。再说,就看你的样子,卖了恐怕也不值芙蓉楼一顿酒钱。”
两人说笑着寻找着酒肆,因为饭口未过,找了两家小酒肆都没有空桌,二人又不愿与别人拼桌而坐,只能到街上再找,看见前面有一家稍大的酒肆,白居易把钱袋打开看了看,说道:“干脆别找了,就去前面那家酒肆吧。”于是拉着裴度就走了进去。
估计大酒肆价格稍高,所以还有好几张空桌,小二安排好桌子坐下,二人随便点了几样小菜,要了一坛酒,边喝边聊了起来。
白居易把吏部判试的过程详细地跟裴度说了一遍,希望裴度能和自己分享这份快乐,可是他突然发现裴度的眼睛盯着另一桌上的两个人,白居易顺着裴度的目光方向看过去,其中一个高大背影因为背向自己这边,看不见面目,可是另一个矮小的人侧面对着这边,很面,但是又想不起是谁。于是白居易问道:“此人看着面,莫非裴兄认识?”
裴度摇摇头,说道:“不认识。好像是那天在城门对宫市太监出手的人就是那二位。”
“是吗?那可是位义士。如果真是他们,小弟可要敬那位义士一杯。”
正说着,那桌上的两位似乎已经吃完饭了,侧身叫店小二结账,这一侧身那张俊朗的脸一下被裴度和白居易看到了,果然是那天在城门出手阻止太监的义士。
白居易满上酒,端着杯子起身就要过去敬酒,裴度马上拦着说道:“等等,咱们千万不要提那天的事,免得给那位义士惹来麻烦。”说完,也端起酒杯和白居易一起走向那两个人。
来到那二人桌边,白居易说道:“义士,在下裴度,字中立,这位是我的朋友白居易,字乐天,我二人仰慕义士,特来敬义士一杯。”
那人看到突然有人自报家门来敬酒,不仔细打量裴度二人,也认出了这二人就是那天在城门的两个书生,知道他二人是正人君子,看看杯中还有残酒,也端起杯说道:“不敢当,不敢当!在下李愬,字符直,”说着又指着身边哪位身材矮小,面容丑陋的人说道:“这位是我的朋友,叫郑注。来,干了!”
裴度一听这人姓名,原来是大将军李晟的第八子,但是嘴上并没有说破,只是说道:“李公子为人仗义,本该和公子畅饮,但此人多嘴杂,日后如有机会,再把酒言欢不迟。”
李愬听裴度这么说,一时间还不明所以,但是郑注在边上捅了他一下,然后用斗鸡眼往边上扫视了一下,李愬马上明白了裴度的这么说话的用意,心里暗暗佩服裴度心缜密,也说道:“裴兄所言不错,今日小弟已经吃好了,那咱们就后会有期。”
李愬叫店小二结账,非常热的把两桌的酒钱一起结了,然后和郑注告辞离开。
白居易不好意地对裴度说道:“这个李公子太豪了,真让小弟惭愧。”
裴度笑着说:“那这顿酒可不能算数了,改日一定得再喝一顿。”
二人边喝边聊,酒过三巡,白居易突然从袖口里掏出一张纸递给裴度,说道:“裴兄请看,那日宫市使的恶行我已经写成了一篇《卖炭翁》。”
裴度接过来一看,原来白居易把这件事写成了一首叙事诗,名字就叫《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北斗七星高】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三章 李愬〗地址https://wap.xbqg8.net/91/917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