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训练(1/2)
其实自从宋大厨回来后,容月就摸上门和宋大厨签订了,只要是他上的菜,都用容月提供的瓜果蔬菜。
有些和宋大厨关系不错的,也指定要了容月的那些蔬菜,这也是容月把钱氏,把许氏的娘家的村落蔬菜能够买下来的原因之一了。
光天香楼哪够!!
姒广林觉得,自己和容月简直是做生意的好拍档。
容月有想法,有本事,而自己有人脉,有门路,你说一起合作,哪里还怕不能赚银子的。
那些富户是不用想的,人家有自己的庄子压根不愁。姒广林说道,你想,我们这儿最多的是什么?
除了地主,最多的是酒坊,酱坊,染坊,织坊。
容月这些年来跑市场,对他们县城也是可以说知道得挺多的。
容月可是有好些客户都是这几个地方的。
这四个毕竟是他们县城的四大产业,所以容月很清楚。
对,那他们哪儿,最多的是什么,是人!!姒广林老早就想到了,他们村有些人,也有入股那些酒坊,酱坊的。
至于染坊和织坊由于相对比较敏感点,所以,他们村的村民是没入股的。
在他们县城,基本是家家都会酿酒,而这些酒坊的客户,基本都是别的府的。
最出名的酒坊也有三家,基本都有守陵村村民的一些影子。
比方说,人家股东的小舅子,或者是哪个股东的姑夫啦,反正都是媳妇娘家。
虽然是媳妇的娘家,不过,人家还是会卖姒广林一个面子的。
广林叔的意思是,到时候有粮食,或者有蔬菜了,卖给他们作坊的人?
这倒是条源源不断的生意门路啊!!
像酒坊最最需要的就是粮食,至于酱坊,那也需要黄豆啊!!
作坊里有工人,人家每天需要的菜也好,粮食也好,量都很大,因为倘若是那种家庭式的小作坊,姒广林压根不会说。
明显,人家说的就是几大酒坊和酱坊。
而据容月所知,三大酒坊,每家酒坊的工作人数,基本是有超过五六百人的,那么,三座酒坊,怎么着也是一千多人了。
哪怕是现代,只要不是国企,一般的企业,五六百人也算是大企业了,更何况是古代了。
而且和人家签订下来,等过年过节,还可以卖些别的,比方说,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过年的年糕和粽子。
这些容月全部可以牵桥搭线啊!!
这年头的坊主,过年过节不会给那些工人们银子和假期,但是会发些福利。
最重要的是,三大酒坊容月和他们认识,但是,却没有和人家做过生意。
一些染坊和织坊,倒是和人家有过打交道,容月还帮人家输送了不少的工作人员呢。
广林叔,你真的能和人家签订下这些合同?容月对这个倒是挺担心的,万一咱这边大批量的蔬菜种好了,人家哪儿不需要了,到时候可怎么办?
这个你放心,他们入股赚银子拿红利,我爹可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只让人家给点方便,不会不给,村里有村里的规矩。
容月一听姒广林这么一说,就知道了。
估计按守陵村的规矩那些人肯定都是没有乖乖遵守的。
而古时候,村长和族长的权利是要比官府大很多的。
虽然那些人是有银子了,可是,只要一天还在帝王的统治之下,那就得乖乖听话,要不然,族长和村长就会不放过你了。
而他们现在入股赚银子,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他们是守陵村村民的缘故。
指不定,还故意说是什么村长族长的三亲六戚啥的,要不然,在别的府做生意,哪会这么容易的。
因此,姒广林才会这么有信心。
容月现在才觉得,人家广林叔简直就是一座源源不绝的金矿啊!!
广林叔,你放心,这个生意有你的担保,那绝对有得做,我们村最多的是什么,人!!你们村最多的是什么,土地,我们简直是强强联手!!
姒广林负责客源,容月则负责后勤,还有想点子。
至于所赚的银子,自然是一人一半了。
容月回了家后,就和花水木,许氏,还有二叔一家商量,看看如何做到更加完美,更加利益最大化。
许氏和钱氏的反馈是,他们村的村民离守陵村比较远,他们村的人,未必愿意长驻哪儿或者说去哪儿承包土地。
至于二叔的意思则是说,现在他们存银还有些,倒是不介意多添置牛车和马车。
之前,钱氏的两个弟弟也说想带着媳妇来赶牛车,只不过,他们不愿意投入资金来搞牛车,毕竟养头牛,也不是嘴上说说这么容易的。
再加上,那两个弟弟和钱氏简直不是像一个娘胎里出来的。
钱氏的嘴那叫一个活络,至于那两个弟弟,则是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虽然娶的媳妇比他们二人好点,只不过,也和许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花田篱下好种田】最新更新章节〖第206章 训练〗地址https://wap.xbqg8.net/89/8952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