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江湖(2/3)
救了一个老和尚,老和尚死前传给我一千年的功力,我竟然成了绝世高手!我在少林比武中大获全胜,成了少林主持。我对武当宣战,抢他们的银子和女人……等等,好像我不该把这种龌蹉想法说出来……
总之,当我想去少林的时候,五百公里的路刚走了五百米,刚走到我们村口,看到了赵大壮。他对我说:“妈的,你出村干什么?”我说:“我要去少林!”赵大壮跪着说:“大侠快去快回,以后罩着我!”——好吧,这也是我的想象。我说的是:“壮哥,我出去看看村口的油菜花长得好看不。”赵大壮说:“妈的,平民不准出村,滚回挖粪去!”于是,我的少林梦刚做了不到五分钟就破灭了!我现在不禁想到,如果他真放我出去,我就不会惹这么大麻烦了吧!是啊,一个小和尚能掀起什么波澜!
好吧,我们假设一个拥有武人天赋的热血少年出村会发生什么事情。
首先,平民是不准出村的,也不准出乡、出县、出省的。如果你一出去,你爹妈、你邻居都会死——因为每个朝代都有严格的保甲制度。我们假设热血少年全家都已经死光了,邻居也死光了,因此少年可以出村。
其次,他出村的时候会遇到村丁。他可以选择把村丁都杀了。但我们的热血少年是正义而仁慈的,他怎么可以杀无辜的村丁?因此他碰巧没有遇到村丁,也没有遇上乡丁,也没有遇上县兵,他以后这几十年,路过无数个村子,他一个村丁也没遇到过。有人会说了,为什么我去邻村串个门都会被村丁打一顿,而他一辈子都没遇到过村丁?我说了,他是个正义而仁慈的少年,如果他遇见了村丁,他就要杀掉村丁,这样他如何是个正义而仁慈的少年?因此,我们这个正义而仁慈的少年一次也没遇到过村丁。
然后,正义的热血少年终于如愿进了江湖。很显然名门正派是不要他的,因为他不是士族;他也拿不出少林的那些度牒费,因为他没钱;他也不想去丐帮要饭,因为这太丢人;他更去不了阉帮,因为他不想自宫;私帮是非法的,他又没有门路,只能在县城呆着。不要说混江湖,就算不混江湖也要花钱,因为人人要吃饭啊。他去做镖师,去当武馆教练,去替人收帐看场子,去做私人保镖,但是这些工作太热门,他去了也没人要他。于是他就只能到市集表演胸口碎大石,做苦力搬货,当跑腿打杂,卖糖葫芦,扫大街,挖大粪……
不过这些都要收税的,你赚十个铜元,八个铜元要上供!如果不交,嘿嘿,县衙可是不好惹的,你分分钟死在监狱!如果不想交税,那就只能进私帮了。私帮在朝廷眼里介于合法和非法之间,在江湖眼里介于正派和邪派之间。
热血少年无奈了。
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
热血少年加入了私帮。
私帮都是些视金钱为一切的宵小,就算是乞丐都瞧不起私帮。但我们的少年不是这样,尽管他手上沾着铜臭,但他的内心是纯洁无比的。私帮很赚钱,于是热血少年成了富贵青年。
私帮很赚钱,朝廷自然也知道。朝廷会分批地剿灭私帮,就好像农民每个季度采摘一次庄稼。热血青年一直是一个忠诚的臣民,这次终于跟朝廷正规军干上了。我们的少年是主角,他怎么能死了?他打垮了朝廷军队,跑了出来。
很好,他成了朝廷通缉犯。
每个人都想杀死朝廷通缉犯,但是我们的主角不想被杀死,于是,只能别人死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他加入了匪帮、河帮、海帮……这些帮派都是纯粹靠抢劫为生的。他们的旗号是“替天行道”,他们劫富济贫,专门打劫奸臣。
问题在于,他们每做一件事,都是断自己的后路。比方说,他们杀了奸臣,那不就没奸臣了吗?他们下次杀谁?他们杀了富翁,那富翁不就没了吗?他们下次杀谁?他们“替天行道”,等天下太平了,还要他们干什么?他们可是手上沾血的匪帮啊!
臣民是受朝廷控制的,臣民的思想就是朝廷的思想,在臣民眼中,皇帝就是天子,就是王道,公理在朝廷,而不在杀人越货的匪帮。臣民蜂拥而来剿匪的时候,你杀还是不杀?
渐渐地,“替天行道”成了幌子,他们就成了真正的匪帮。
或许在他的心中,他也想过夺去皇位,给天下一个自由而和平的世界。可惜,一百万禁军正守在飞机大炮旁边严阵以待,更何况禁军身后的四川,更何况四川身后的圣地。他的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永远消失了。
他认命了。他承认自己是匪帮了。每一个闯江湖的孩子都会经历从好变坏的过程;如果他不经历,他就会死,就这么简单。这是个无解的悖论,一个终极悖论。
做一个或死或活的土匪还是比较好的结局。一个不想当匪帮又当不上皇帝的匪帮会变成什么?我告诉你吧,邪教。古时候的十大邪教都是这么来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但《元老书》《圣书》都是这么说的,想必是真的!
很多年后,昔日忠诚的热血少年,现在残忍的邪教教主,站在光明顶上,站在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并不存在的世界】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七章 江湖〗地址https://wap.xbqg8.net/86/8671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