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杨明阳(1/2)
我们正喝着闷酒,门响了,进来一个人。
赵余央大怒:“妈的,不是让你们看好吗,怎么进来人了?”
我们一看,来人是杨明阳。
杨明阳,前大明朝生存部部长兼律法部部长,现共治朝律法部部长。因为皇家计算机已经毁坏了,共治朝的户籍制度成了废物,大家都不知道各郡县的人口详情,谁知道天下有多少亿人,因此他的生存部也就没用了。
此人倒是文武双全,同时手段也高。京畿大士族都完蛋了,他们的势力跑哪儿去了?都跑到杨明阳那里去了!他的士族地在弘农,刚好堵在潼关,现在京畿、中原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的地盘了。也就是说,这货才是真正的京畿第一士族,无论威望、地盘、财富,还是军队。
好一个正义的律法部部长!这个人装得挺像的,好像王莽篡汉一样。他装得太像了,以至于像我这样审慎的人都看不清他是真的正义还是假的正义。因此这里有两种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截然相反,都比较极端:第一种,他确实是真心相信他的律法,一丝不苟地执行;第二种,他在装,他一点不信,他野心勃勃,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倾向于第二种。
杨明阳看了我们几眼,对梁宏儒说:“帝国大学以前的那些律法系老师们,是你把他们辞退了?”
梁宏儒说:“我一个下人,怎么做得了主?”
看来他这个帝国大学的校长完全是摆设啊。
杨明阳对赵余央说:“你的主意?”
赵余央说:“一群弱智老师领着一群弱智学生,我看到他们就想吐。这是我第一次来帝国大学,跟老朋友们喝酒。我关心你那破事干什么?”
梁宏儒对杨明阳说:“这是钱照定的意思。他把老师们全扔长安监狱里了。”
杨明阳大声说:“他啥意思?派一群白痴把学生们教成傻子?”
赵余央用手指敲着桌子:“聪明!不这样,帝国怎么能长治久安。”
梁宏儒说:“钱照定的原话是,《元老律法》写的,一点不许改;《元老律法》没写的,随便改。律法系的老师竟然敢修改甚至制定不符合《元老律法》的律法,钱照定很生气,就把他们全弄死了。”
杨明阳说:“可是,我他妈没看过《元老律法》啊,我哪知道它写了什么没写什么?你让我制定律法,总得给我标准吧。”
梁宏儒说:“我也没看过,我也不是元老会的啊。哦,现在叫元老院的。”
其实在座的各位都是元老院的成员。元老院有一千多人,凡是有点地位的都是,不过只有元老院委员会的十三人才是核心,他们相当于以前的元老会。
杨明阳说:“我连律法都不知道,还当什么律法部部长?”
赵余央眯着醉眼:“你以为律法部部长是什么好东西?你跟锦衣卫指挥使和蝈蝈部部长有什么区别?”
杨明阳对他说:“哦,对了。我忘了你这马屁精是元老院委员会的,你看过《元老律法》吗?”
赵余央说:“妈的,我什么没看过?!”
杨明阳:“那上面怎么写的?原文是什么?指导思想是什么?”
赵余央用手支着下巴:“啊,我想想。哦,说了一堆什么什么不能做,多了去了,连我都记不住。然后,完了。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凑活活着就算了,别瞎折腾。”
杨明阳:“哦,原来是禁止性律法。”
赵余央说:“不是。它是一种特殊的禁止性律法,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禁止一切的律法。你知道元老书多厚吗?我告诉你吧,几十卷,几百万字,全是各朝各代传下来的,里面逻辑混乱,互相矛盾。”
杨明阳说:“我们可以整理一下……”
赵余央说:“你不明白!它的意思就是:做什么都是错的,因此什么都不做!如果你制定了一个明文律法,那么没有规定的就是合法的,人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元老律法》的权威性何在?”
杨明阳说:“我以前觉得律法是正确的,必须完全地执行。但是一个可怕的念头出现了:万一律法是错误的呢。我想,就算律法是错的,也要执行错误的律法,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它的错误,又不破坏律法的权威。如果律法是错的,律法就要改变。问题在于,谁有权力改变律法?皇帝、元老会、元老院、四川、圣地、神?到底是谁?我很迷惑。律法的权威性在于它的合理,而不是它的暴力。”
我说:“什么?我以为律法的权威性在于它的枪杆子呢。你看,现在禁军皇军都完了,所以大家都不守法了。”
杨明阳说:“现在朝廷把各郡县的律法都废掉了,可是又不给新律法!那些衙役、县兵、锦衣卫、刑部部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还要我这个律法部部长干什么!?”
赵余央说:“这就叫因人设岗。不能说你是律法部的,你就非得发挥律法的作用是吧?朝廷有几百个盲肠部门,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当初大明朝一个刑部就把一切都干了,你不是也没说什么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并不存在的世界】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章 杨明阳〗地址https://wap.xbqg8.net/86/8671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