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旧怨难了(1/2)
初秋的夜晚,暑气未散,千步廊上灯影疏落,鲜见行人,与数月前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的繁忙场景相比,这里前后变更之大,恍如隔世。各处衙署重拾昼兴夜寐的作息习惯,士大夫的日子不知不觉又回到了闲适的从前。
往年内外情势同时告急,朝中君臣着实紧张了一阵子。如今大明的处境仍在恶化,只是恶化的进度相当缓慢,于是,君臣的心态随之稳固了下来,认为天下大势可测可控,甚至还产生了某种幻觉:形势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对爱好消停、安稳的人而言,缓慢变更的形势很轻易让其麻痹,就像温水煮田鸡一样。
咸熙宫里新来的两名小内侍远行至大明门外迎候朱祁铭,又随他经午门进进紫禁城。与年初相比,紫禁城里的气氛也回回了常态,只是华灯不放,雅乐不张,裸露出了内府库空空如也的家底。
两名小内侍当差不久,显得十分拘束,不像当年的毛贵、王青那样没话找话套近乎,好在朱祁铭只顾想着给皇太后请安时,心里夹带的一点私货,此刻无话可说,否则瞧二人忐忑不安的样子,若朱祁铭一时兴起问这问那,非让他们手足无措不可。
“殿下请,咸熙宫到了。”一名小内侍总算壮着胆子开了口,且语气不失流畅,但此言对朱祁铭来说,简直就是空话!
“臣越王祁铭恭请皇太后圣安。”
“起来吧。坐。”
进内行罢礼,朱祁铭举目看了一眼,见皇太后气色还不错,一旁的的近侍宫女是个新面貌,年纪应在二十岁以上。
落座后,那名近侍宫女过来奉茶,不时偷偷瞟一眼朱祁铭。
“当年并非哀家心狠,无事生非找吕氏的麻烦。太皇太后生前将你托付给哀家,哀家不得不为你的一生着想。”皇太后头枕在椅背上,微微偏向朱祁铭这边,“如今哀家总算明确了,你一生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女子转变得了的?罢了,一切都随你的心意吧。”
朱祁铭赶紧离座躬身,“多谢皇太后玉成。”
皇太后挥手示意朱祁铭进座,“等气象再凉快一些,哀家就让吕氏进宫谒见。”
为何要等秋凉后再见?夜长梦多呀!朱祁铭心里巴不得皇太后明早就让吕夕瑶进宫谒见,但鉴于皇太后已作了让步,她心中只怕还有分不甘,这个时候再往催促她,成果多半会适得其反。
“皇太后居心良苦,臣听凭皇太后做主。”
皇太后满足地点点头,“周妃一个劲地说吕氏的好话,你放心,周家自己尚且如此,哀家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唉,内帑告罄,也不知一番筹备下来,能把你的婚事办成什么样子。”
“皇太后,一个亲王成婚自有规制可循,不必耗用内帑。”
“话是这么说,但你却不同,你很多年以前便由哀家看管,于情于理,哀家都要厚待于你,照搬规制哪成!”
闻言,朱祁铭心中一动,顿感到自己对皇太后欠债太多。
“哀家这里还有些银子,社稷多事,本打算留着这笔银子以备不时之需,眼看内府库那边再多的银子也不够花,哀家何必捐出往打水漂?还不如赐给你,日后居京也好,赴藩也罢,总有些底子搁在那里,你一生都不会受苦,若能如此,也算哀家不负太皇太后生前的托付。”
不知为何,朱祁铭鼻子一酸,他不得不振作精力,生生忍住泣意,起身躬立,“多谢皇太后厚待臣!皇太后方才说过,眼下社稷多事,咸熙宫的这笔银子日后或许能派上大用处!”
“放在你那里不是一样吗?哀家知道,这些年你从未过什么锦衣玉食的日子,拿着自家银子替社稷解忧,故而银子放在你那里,哀家放心。”
放在我那里?天知道未来我会怎样!想到这里,朱祁铭躬身道:“皇太后,臣随便惯了,攒不下浮财。”
皇太后再次招呼朱祁铭进座,“诶,越王,哀家不便过问朝政,你说,眼见社稷至此,天子与内外大臣就不知道积点钱财吗?”
由俭进奢易,由奢进俭难,安适惯了,谁受得了紧巴巴的苦日子!再说,朝中君臣初历社稷危难之事,心中难免爱往利益着想,认为最糟糕的日子多半不会到来,哪像您这样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朱祁铭把这样的心思躲在肚子里,嘴上淡然道:“臣也不便言及朝政。”
皇太后叹口吻,思绪有回到了先前的话题上,“天子虽未明言,但哀家知道,天子巴不得将咸熙宫这点银子移往内府库,可银子今夜进了内府库,明早醒来恐怕一个铜板也见不着了!”
“女官那边不是还有内库么?女官库里的银子您说了算数。”
银子放在咸熙宫与放在女官库实在一样,都是由皇太后做主,所以,朱祁铭方才即是说了句空话,但伺机扯出女官库,这正是朱祁铭说空话所要达到的目标。
皇太后蹙眉,“女官库?皇后、周妃、万妃······”只开了个头便顿住了。
朱祁铭见状想起了心思。看来,皇太后是想彻底淡出后宫事务,将诸事移交给皇后与皇上的几个宠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盛明贤王】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六十九章 旧怨难了〗地址https://wap.xbqg8.net/79/7944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