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六更!)(2/2)

向屈突通。屈突通也是一员老将了,早年是隋朝大将,就已经相当有威名。后来李渊南下关中的时候,屈突通还跟李家打了好几仗,弄的李渊进退不得,最后好不容易才迫降了屈突通。此后屈突通一直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劳苦功高,也是深得李世民信任的大将。屈突老将军年纪虽大,但却不含糊,也没有李超那么多花花肠子。一听李超推荐,当仁不让的站了起来。“末将愿往洛阳!”李世民大为欣慰,屈突老将军自己人啊。“好,我明日即向陛下奏请,任屈突老将军为都畿道大都督,镇守洛阳!”委任了一个都畿道大都督,镇守洛阳,但关中也还需要一个得力可靠的大将统领,李世民目光又再次望向李超。“文远,关中未定,孤请你来担任关内道大都督一职。”“殿下,关内道大都督十分重要,臣资历浅薄,威望不足,何德何能,可以担任如此重任?臣举荐一人,足堪当此重任!”李世民撇撇嘴,关内道大都督如此重要的职务,这李三居然还推来推去。“孤觉得你来当这个大都督就很好。”“哎呦,殿下,臣实在是怕太年轻,镇不住场面啊,你还是饶过我吧,我推荐一人,绝对忠诚可靠,能力十足。他就是翼国公、右武卫大将军秦驸马!”秦琼这个人选,李世民倒很认同。秦琼忠心可靠,勇武无双,还娶了自己的五妹,是自己的妹夫,一家人。况且秦琼的官职,本来就足以担任此职,他原是河北道大都督,还是兵部侍郎。何况,今天秦琼在关键时候也是站出来替他了话的。当下李世民只好头,“叔宝,就由你来担此重任,明日我奏请父皇,授你为关内道大都督之职。”接下来继续商议。房玄龄和杜如晦等都认为,当早让皇帝立秦王为太子,越早越好,越早立越早能安定民心。最后决定,明天一早,就入宫奏请李渊,请皇帝立秦王为太子。李世民感慨的对大家道,“玄武门,当以李超、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秦琼、尉迟恭居功第一!”李世民这话一出,满殿之中,大家各有心思。如侯君集就认为自己功劳很大,当天随秦王入玄武门擒下太子和元吉,当时他还救了秦王一命,自己是玄武门八将之一,不敢跟策划了这次宫变,并在关键时候拯救了大家的李三郎相比,可怎么也应当比秦琼功大吧?秦琼有什么功,一直陪在皇帝面前喝酒,毫无作为。可现在,秦琼居然论功与张文远等五人并论功第一,还已经得了关内道大都督之职。但他又没胆量当着众人的面出来,秦琼是秦王的妹夫,原本就是河北道大都督、右武卫大将军了。而他不过是个王府典军。可他心里,却认定,秦琼的这个并列第一功,本来是属于他的。李超听到自己被评了个第一功,倒也没什么太过高兴的反应。功劳太大,未必是好事。功劳这东西,就好比欠债一样。你对君主有功,就相当于你借了钱给他,他欠你钱。借钱,借一,那是人情,多借,是感情。可如果借的太多,多到他永远也还不清的时候,那么这债就成了仇。他会各种巴不得你死了,然后他债就不用还了。李世民现在借李超的钱还不多,但毕竟是积少成多,李超还是希望悠着一。玄武门成功,肯定是要论功行赏的,大家也都盼着呢。但现在也还不能急,李世民自己都还没当上太子,今天出这六个首功,其实也就是安抚下大家。别急,都有份,一个个来,先把六个首功评了。到时大家比照这六位大功臣,自己对照就好了。玄武门前八将,后九将,或者李世民率领的玄武门八将,和李超在宫外的三十六将,这是此次功劳最大的,当然在宫外的刘弘基、殷开山、房玄龄等功劳也是很大的。但不管当时是在宫内还是宫外的,只要是这次参与了玄武门的,大家心里都很兴奋。参与了玄武门,他们赌对了,以博大,最疯狂的冒险行为,也必然要换来最高的收益。不管到时会奖赏什么,反正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都是功臣!许多人都开始在盘算着,自己能论个什么功,到时能得个什么赏赐。李超没想,他知道,自己既然都荣获并列第一了,到时起码也有一个国公爵位了!月票加两章,万赏加一章,昨天还欠十三章,今天加更了四章,还欠12章!(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唐朝好地主】最新更新章节〖第425章 功列第一(第六更!)〗地址https://wap.xbqg8.net/78/78799/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