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天工造物(2/3)
义上的裴家子弟,两人有所来往便没有多少人意外。
梁山伯在外面很注意保持来往的分寸,是以人人都知道他和马文才是朋友,却不知道是过命的交情。
傅歧现在已经出仕了,在尚书台任金部郎,金部是治理库躲出纳、京中市集、宫市交易的,但和刘宋时不同,金部已经不受器重很久了,说是治理库躲出纳和集市交易,实在现在也就发发宫人、官奴的衣衫,偶然将宫中储存的陈米旧布之类的东西卖出往。
按傅歧的话说,就是无聊到蛋疼。
唯一的利益是陈霸先的油库也回傅歧的金部管,油这种东西不能久存,陈霸先就倒卖起库油来补贴家用。
有了钱高低打点,又靠傅歧的门路和裴家弟子的身份做倚仗,陈霸先迅速拉起了一帮小弟,从一开真个倒卖库油到倒卖宫中库躲,再到后来帮马文才推开新鲜玩意儿的市场,现在也算在京中说得上话的人物。
“话说回来,北魏和亲的公主已经快到扬州了,你那些烧春说不定能卖掉。”
梁山伯笑着说:
“徐兄出使北方一年多,又和魏国使臣一起来南方,想必和魏国人很熟悉,那些酒我国人不爱喝,不代表北面的胡人不爱喝。”
每一样新鲜事物让人吸收都没有那么轻易,尤其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经商经验的马文才和祝英台。
祝英台想当然的感到自己制作出高度数的酒就会受市场的欢迎,但现实是她做出了三十度左右的蒸馏酒时,这酒根本就卖不出往。
别说没人买,就连马文才也不爱喝这酒,哪怕这酒色彩清澈俏丽。
他们都没有什么真正自己打拼过的经验,后来还是梁山伯参透了其中的要害:
酒是粮食酿造而成的,一般的百姓饭都吃不饱,根本不会饮酒,而作为饮酒主流群体的士族已经习惯了喝浊酒为主的低度酒,没措施吸收这样辛辣的酒。
士人饮酒讲究的是风采和“灵感”,要的是微醺而不是玉山颓倒。
祝英台造出来的酒,一进口脸便涨的通红不够从容,辛辣的口感亦会让人没措施保持从容,更别说喝完后极亦喝醉而失态。
举此种种,这被命名为“烧春”的酒没有多少士人会买,倒是傅歧讨往送给家中认识武将的那几坛子颇受欢迎,认为行军时来几口能提神。
祝英台和马文才制作这些高度蒸馏酒耗费了非常多的粮食,成果可能血本无回的成果实在让祝英台没措施吸收。
后来她动起了勾兑和蒸馏时稀释酒水的主意,勾兑出了有果味的“香露”、味道清淡的“春露”和色彩透亮多彩的“花露”三种酒,才算是打开了市场。
由于没措施确认酒精的度数,每一种酒在被研究出来时她都重复品尝,在保证酒精度的情况下不醉倒为宜,就连酒量都练了出来。
不过当她确认了配方的配比后祝英台就不喝了,她担心自己会因此酗酒,而且每种酒勾兑都要尝味道,喝太多以后都要吐了。
之前酿造出来的高度酒“烧春”固然不好卖,却由于酒精度数高而不宜变质,所以马文才也没有将它们卖出往。
这种酒香气浓郁口感辛烈,加热后反倒会将酒中的香气带出,让酒质更浓郁香醇,而且在加热的过程中味道会没那么辛烈。
至于那些“酒露”,则更合适冰镇。
说话间,祝英台已经乘坐玄圃园的牛车放工回来了。
此时是六月,她却感到自己已经热的浑身冒火,一进外厅里就从桌下拉出一个布袋,将它投进桌上的黄铜水盆里。
随着她不断地投进那些白色的结晶并搅拌,没过一会儿,那盆水就冒出了丝丝冷气。
祝英台搅拌了一会儿就不耐心了,反正水已经开端慢慢凝结成冰了,她就这么抱着冰盆盘腿坐下,拿着自制的折扇对自己扇着凉风。
“你们刚才在聊什么?”
“固然已经见过无数次了,可每次看了都感到很神奇啊……”
梁山伯和祝英台同侧,迎面感受到明显带着冷意的凉风,再看着盆里噼里啪啦结成冰的水,不由得叹息。
“你真不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的吗?”
“莫夸她,否则等下又要翘尾巴了。”
马文才对冰块这种东西不感兴趣,他跟在天子身边自然是少不了冰盆的,而且他本身也不怕热。
他注意到的是祝英台手上另一样东西。
“你手上那是什么?叠扇?”
“这个?”
祝英台莫名的看了看手里的折扇,“这是折扇啊,我让竹部的工人用没用的纸片帮我做的。”
她现在字写的不错,画也还可以,为了不让扇面太单调还在上面画了画,提了首小诗。
这种东西后代两块钱五块钱一把满大街都是,景区更是摆地摊的货,所以她也没当回事。
但马文才却将它拿了过来,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儿。
“刚刚我们在聊北魏和亲使者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人人都爱马文才】最新更新章节〖305 天工造物〗地址https://wap.xbqg8.net/72/7205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