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我为什么要打日本(2/2)
,是幕府,而非最后的成功者——“维新志士”。开真个时候,“志士”一个个都在喊着“攘夷”呢。
这是法国看中幕府,一直给予幕府支撑的重要原因。
不过,说到对佐幕、倒幕两大权势的内部肌体的分析,谁在老往,谁在新生,法国人的眼力就比不上英国人了。
同样,甲午战斗的史料,关卓凡研究愈深进,愈感到,对日本,当时的中国,没有任何的机会。而且,和某种风行的见解不一样,关卓凡认为,战斗后期,日本的战斗潜力并未耗竭,中国除了认输,没有第二条路,再打下往,丢掉的会更多。
甲午战斗,日本战斗发动的深度和广度,还远不能和日俄战斗相比,更加比不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就是说,“进攻北京”这种话,并不完整是日本人恫吓清政府用的。对于这场新日本的“立国之战”,日本人尽对不会中途而废。
本时空,不论中国事否比原时空更加壮大,强健起来的日本,都必定会和原时空一样,对中国下手。
千万不要理想可以拿什么——强健起来的肌肉、宏大的身躯——吓住日本。原时空的中国足够宏大,身上也不是没有肌肉,日本一样动手;沙俄更加强健和宏大,日本照样动手;后来的美国,更加更加的强健和宏大,日本还是动了手。
这是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征决定的,是日本和中国的共同宿命。
现在距原时空甲午战斗的时间点,对于中国的体量之大,积弊之深重,时间并不算长。
和日本的这场仗,日后打,实话实说,输赢未测;即便取胜,也要花上十倍甚至百倍的气力和代价。
现在打,稳操胜券,真正抹杀敌人于摇篮之中。
作为一个穿越者,我得有多傻,对祖国和国民多不负责任,才不现在动手,而坐视日本壮大?
打垮了日本,中国东北方向没有其他外患,乃可以专心对俄。
东三省的发展要害在铁路,“京奉线”竣工后,要持续北延,一直修到阿勒锦——即后代之哈尔滨。这条铁路竣工了,东三省的发展也就有了初步的眉目。这个时候,就可以对俄罗斯提出“重新划界”的请求。
我要把《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丢掉的国土拿回来。
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1891年才开端修建,1904年日俄战斗爆发的时候,环贝加尔湖路段还没有修通,全线开通得等到1916年。没有这条铁路,沙俄在远东就只能虚张声势。
陆上不必说,海上俄罗斯也是个菜。没有旅顺这个基地,单凭海参崴舰队,实力非常有限。假如沙皇从欧洲另派海军过来,沿途没有一个补给基地,三万公里海程之后,等候精疲力竭的俄国舰队的,就是和日俄战斗太平洋第二分舰队一样的下场——全军覆没。
为了俄国人,我也要打日本人。
最后,是为了关卓凡自己。
*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乱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三七章 我为什么要打日本〗地址https://wap.xbqg8.net/71/7185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