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孔子姓什么(2/2)
,人们的阶级是十分明确且难以更改的。
孔子对这样的社会形态很不认同,他深知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
他本来就是个私生子,不受重视,再加上爸爸死得早。
孔子的爸爸叔梁纥在孔子三岁时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四岁。年逾古稀的干巴老者居然还有生育,这上哪说理去?
父亲去世后,孔子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为了生活,他什么杂活都干。
看牛羊,管库房,据说还当过丧礼上的吹鼓手,所以后来格外看重礼乐。
三十岁时,孔子开起了中国第一家私塾。
结合自身的经历,他决心从教育开始,改变这个社会:
平民百姓也可以学习?学习好了还可以当官?都当官了还要继续上学?
孔子的这些主张让贵族们震惊了,社会的阶级固化,被孔子先敲开了一个口子。
在平等仁恕的思想指导下,孔子受到各阶层群众的普遍拥护,名望越来越大。
人们为了尊重他,不再直呼他的名字,而是称他为“孔子”,“xx子”是当时人们对牛人的最高赞美。
所以孔子到底姓不姓孔?
也许,很多人的心里面都会有疑问,既然我们总说“孔子孔子”,那他不姓“孔”姓什么?难不成真的姓“子”吗?
是的,孔子的确姓“子”!但这个“子”却和“孔子”中的“子”无关。
孔子的先祖是殷人的王室分支,这条分支就姓“子”,所以孔子也姓“子”。
在商朝走向覆灭后,孔氏家族逐渐落寞。
即便是王族贵胄,能够传给后代的遗产也就只剩下个姓了。
在远古时期,生活的动荡总是让人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迷失。
祖先们为了能够准确知道一个人的家族出身和社会归属,研究出了一个绝招:
用氏来表示一个人所处的社会集团,即打工人们是在为谁打工,所以氏会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
用姓来表示血缘出身,即宝宝是谁生的,所以上古八大姓都是女字旁或者女子底,而且基本不会改。
氏通常是尊贵身份的象征,也是贵族与平民的重要区别之一:普通人没有氏。
因此,贵族们在各种派对中,大多会称呼对方的氏,以示尊敬。
例如,人们对孔子的称呼是“孔仲尼”而非“子仲尼”,就因为“孔”是他的氏。
话说孔子的姓和氏,起源有故事为二,一个故事讲鸟,一个故事讲人。
子姓的来历,与一只燕子(玄鸟)有关。
《史记》说,殷人的血脉起源于一个叫简狄的女人。
有一次,简狄约了若干小姐姐在郊外泡温泉,忽然,空中飞来一对黑色的燕子,在旁边下了个五彩斑斓的蛋。
简狄很喜欢这个燕子蛋,害怕其他人来抢,就把这个蛋给吞了。
看来祖宗们传下来的不仅有姓氏,吃货属性也是刻在基因里的。想来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吧。
可能是燕子蛋的营养太好了吧,简狄吞了燕子蛋之后,竟有了怀孕的感觉!
几个月后,部落中新添了一位勇士:契。
后来,契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获得舜帝赏识,被赏赐了大量土地,和一个姓。
由于契是简狄吃鸟蛋生出来的,因此他被赐姓“子”。
在甲骨文中,子字有玄鸟图腾的特质,还具备鸟蛋的图形,有“无中生有”的怀孕之意。
子姓的这个鸟故事,还没结束。
在契的后代中出了个狠人,这个狠人带领族人们打败了夏朝,成为商朝的开国君王。
他就是契的第十四代孙子商汤。
商汤的后人们在祭祀他的时候,又为他增添了一个“祭名”:天乙。
孔氏一族的族人为了纪念这位先祖,就将姓中的“子”与祭名中的“乙”结合,便有了“孔”字的图形,就是左边子右边乙。
而孔子家族将“孔”作为氏,则是孔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孔父嘉时期的事。
孔父嘉本来是宋国的大司马,据说本来应该以“公孙”为氏,但因为与主系“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不能再延用“公孙”为氏,需要另起一个,最后就用了名称中的“孔”为氏。
“说了半天,就是说子虚乌有了?”灵阳问道。
“哈哈,对啊,就是这个意思,我觉得吧,在那个时候毕竟是母系社会,简狄可能也是真不知道契的父亲是谁,只好编说是吃了个雀子蛋就怀孕了,到底是吃的谁的蛋,鬼知道啊!”王泰吾笑道。
“咦哟!老王,你好污哦。”
“是你想歪了好吧。”
“哈哈哈。”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五柱飞甲】最新更新章节〖第39章:孔子姓什么〗地址https://wap.xbqg8.net/527/52743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