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秉烛夜谈(1/2)
萧嘉穗道:“拉壮丁容易,百战精锐却是难得。”>
张正道点点道:“先生所言甚是,我梁山也只与济州三千官军,打过一仗而已,又投机取巧,迫降了这三千人,不曾经历过战阵厮杀, 还算不上甚么精锐。”>
“眼下,我山寨虽有大小头领三十余人,又有两万多士卒,但都是未曾经历过残酷厮杀的新兵,先生可有办法,将这些新兵蛋子,变为劲兵?”张正道询问道。>
萧嘉穗思忖片刻, 道:“寨主若想练兵,萧某倒有个法子。”>
张正道笑道:“先生请说,只要不惹得朝廷关注,什么法子都行。”>
萧嘉穗道:“不如就此先占了高丽的几座城池,轮番与高丽大军糜战,只有历经战场厮杀,方能成为百战老兵。”>
张正道却犹豫道:“我有心一战攻下高丽,不想过早暴露意图。”>
萧嘉穗见说,沉默片刻,又道:“既然寨主想要暗中图谋,又不愿过早暴露实力,为今之计,便是尽快扩充山寨实力,日夜勤加操练。”>
张正道笑道:“先前,山寨一众头领商议过,先将京东等地的绿林道整合,为我山寨,充实兵力。”>
“这两日, 又将荆湖地界的纪山和木兰山招揽入伙, 得头领八人, 战兵五千!”张正道将招揽袁朗和杜壆之事,又与萧嘉穗叙说一遍。>
“想不到寨主竟能将木兰山三雄和纪山五虎收至麾下。”萧嘉穗大感意外。>
张正道叹道:“杜壆兄弟手下有五千余人,钱粮稀少,难以为继,听说我梁山占据了一座巨岛,可为基业,便毫不犹豫入伙大寨。”>
萧嘉穗道:“寨主果然有先见之明,有了这座巨岛,梁山便有了根基,不再受困守一洼之地。”>
“是啊,那济州岛面积广阔,可以种田养马,我梁山便有了起家之资。”张正道笑道:“更重要的是,弟兄们听说此事,心气都足了,纷纷摩拳擦掌,期盼着早日打下高丽。”>
萧嘉穗颔首道:“寨主给了山寨头领们一个希望。”>
张正道叹道:“但凡有一线希望,大家都想清清白白做人,可以正大光明走在天地之间, 不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 背负一个贼寇的名声。”>
说到这里,张正道忽然有些明悟宋江的做派,但是靠着卖了山寨一众兄弟,甘心为朝廷卖命,为权奸效力,虽然最后挣了个官身,却是用手底下弟兄们的性命换来的,手段令人所不齿。>
张正道如今执掌梁山,定要带领这些好汉子,打下一片新的天地,不枉这些弟兄们的信重。>
萧嘉穗突然问道:“寨主可曾想过接受朝廷的诏安?”>
大宋立国以来,总体上算是国运昌隆,但各地也时有发生过造反叛乱之事,朝廷大多数都是诏安许诺封官,要不然绿林中也不会流传着“想做官,杀人放火受诏安”之语。>
张正道摇头,斩钉截铁道:“朝廷无道,若是带着山寨弟兄受诏安,只怕就会被派去参与平定各地民乱,征讨西夏、大辽,即便侥幸活下来,被册封个芝麻小官,最后也会被奸臣陷害,死的不值。”>
“我梁山要走的路,便是异域称王,徐徐图之!”张正道笑道。>
萧嘉穗见说,方才郑重道:“寨主若是没有受朝廷诏安的念想,萧某定会鼎力相助。”>
这汉子早对朝廷死心,自赵佶登基以来,大宋朝政,江河日下,上有天灾,下有 ,朝廷更是朝令夕改,与民争利,不知休养生息,许多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更有一众奸党,围绕在赵佶身旁,欺上瞒下,淫逸享乐,教忠臣蒙难,正人难做。>
如此朝廷,当不值得孝忠。>
张正道欣喜不已,道:“得先生助力,我梁山大事可期。”>
前有闻焕章、房学度,又新添了能文能武的萧嘉穗,总算是有三位谋士,可为左膀右臂。>
二人一番攀谈,越说越兴奋,越说越投缘,最后更是秉烛夜谈,规划着山寨诸事。>
时间倏忽而逝,不知不觉间,竟已是金鸡报晓,天色将明。>
张正道伸了一个懒腰,仍是没有多少困意,说道:“畅聊一夜,方知先生大才!”>
萧嘉穗起身道:“寨主胸有大志,萧某刚刚入伙,岂敢不竭心尽力。”>
张正道站起身,道:“如此就与先生说定,等将縻胜兄弟娘亲的眼疾治好,便劳烦将嬭嬭带到纪山,先引着那五千兵马,平安返回梁山。”>
萧嘉穗起身道:“寨主放心,这沿途所经州府甚多,定不会叫官军看出破绽。”>
张正道点点头,方才二人商定,待将老人家的眼疾治好,便由萧嘉穗带着,去往纪山,而后与木兰山杜壆的兵马,合到一处,一同赶往梁山。>
而张正道,则是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水浒大官人】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五十四章 秉烛夜谈〗地址https://wap.xbqg8.net/471/47176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