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1/2)

第15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日头洒在房顶的垂脊之上,重檐巍峨的关府正堂中。

一方桌案,马良与关羽分别跪坐两旁,马良正在侃侃而谈。

——合肥之战,也暗藏猫腻么?

因为关麟答卷中的那首“诗歌”,马良心头产生了深深的动摇。

原本…

合肥之战,孰胜孰败,几乎已成定论,可…

“关公也觉得合肥之战,孙权必胜么?”

“不然呢?”面对马良的提问,关羽反问。

马良眼珠子一定,言语中添得了几分疑窦,“仔细想想,或许,诚如云旗公子所言,张辽未必没有机会…”

关羽抬眸,“何以见得?”

这…

从未习过武艺?

什么口无遮拦;

什么胡编乱造,这样的辞藻统统用上。

山西就是并州,自秦汉以来,山西名将,一枝独秀。

因为马良的解析,突然关羽发现,此子…或许会是——别有洞天!

一切都未最终定论之前,关麟这小子,竟看不出深浅。

哪曾想,马良的回答直接让关羽哑口。

难道,这小子…真的能想这么远?

马良回道:“下官倒是知晓,昨夜,关公特地派周仓将军深夜捕狼…”

纵观历史,在三国时期,进入武庙之名将共九人,山西就独占两人。

“关公岂不闻官渡之战后,曹操夺下邺城,李典主动将家族部曲三千人全部迁到了邺城以为‘人质’,至此之后,曹军将领多有效仿,把家属迁往后方。”

什么逆子;

讲到这儿,马良抬眼望向关羽,“关公神武无双,曹营徐晃徐公明、张辽张文远虽不及关公,却亦有万夫不当之勇,有此可窥见山西勇力之一斑!”

马良的称赞,让关羽笑了。

“关公?何来不对?”马良连忙问道。

这个…

可…

他笑着感慨道:“我听闻当年吕蒙大字不识一个,被称作吴下阿蒙。”

“山西人?”关羽一怔。

马良的目光却依旧盯着关麟的答卷,他余光望了关羽一眼,似乎从关羽的面颊上读出一丝深意,“关公似乎对云旗公子有些成见?”

呵…

“总归是猜测,权且拭目以待吧!”

马良继续道:“山西地势,迫近羌胡夷狄,是以民风彪悍,修习战备,高尚勇力,鞍马骑射,其尚武之风声、气俗自古而然。”

关羽倒不是质疑曹操的驭人之术,也不是质疑张辽的勇武,他只是疑窦…关麟那小子难道也是基于此…才推演出的“张八百大胜孙十万”的结论?

如今再一想,因为关麟的答卷,马良的解析,这局面似乎又不那么稳当了。

可现在…

啊…

“白眉此言何意?”关羽语气郑重。

他能想到这一步?

瞎猫能碰到一次死耗子,总不能次次都碰到吧?

当然,打从心底里,关羽是希望孙权拿下合肥的。

张辽手下人数虽少,以一当十,不…是以一当百之下,胜负之术就充满悬念了。

“成见倒不至于…”关羽摆手,像是在掩饰着什么。

“由此及彼,或许…以往云旗公子让关公失望,可万一,他也是‘士别三日’,关公岂不当以‘刮目相看’?须知当年的吴下阿蒙今朝已经成为江东的大都督,独当一面,云旗公子此一双答卷,能有如此见解,眼光之高?又如何不能堪当大任呢?”

如果说…在一个时辰之前,马良问他这话,他一定会毫不保留的把关麟给怒斥一顿。

他当即示意马良凑过来,张口道。

马良的话让关羽微微动容。

“不对…”关羽突然想到了什么,连连摆手,语气更添笃定:“还是不对!”

那,又该如何应对群狼?

关羽捋着胡须,吟出这么一句,他依旧高傲的瞟了眼关麟的答卷。

像是再说,终究云旗还是嫩点儿。

在他关羽看来,江东不过是一群鼠辈,武艺平平无奇。

“哈哈!”关羽笑了,可笑声戛然而止,他低声道:“吓吓这小子,让他知道,学武虽未必能救了大汉,却一定能在关键时候救下他的小命!”

啊…

“纵使张文远手下有八百并州狼骑,可他的副将是李典、乐进,将帅不和乃兵家大忌,如此这般,这一仗张辽依旧没有机会!”

这…

这么一想,突然…关羽觉得关麟的“答卷”也不是那么的一无是处。

这么算来…

——学武救得了大汉么?

这是什么意思?

不等马良开口,“哈哈哈哈…”关羽大笑,一边笑,一边拍着马良的肩膀,“白眉还不知道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最新更新章节〖第15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地址https://wap.xbqg8.net/416/4167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