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恃宠生骄(1/2)

第319章 恃宠生骄

第二日,姜扶光翻查了大理寺呈来的案卷,表情凝重。

承安侯府的长史,贾正死了。

仵作初步验尸发现,贾正是死于严刑逼供,大理寺主审的官员,拿出用刑的相关记录,在贾正身上发现不在用刑记录上的用刑痕迹,主审的官员连忙彻查此事,发现底下有司刑的官员,为了立功,对贾正动用私刑。

贾正熬不住私刑,招认了旧派残党的身份,同时还招了两个同党,一个是御史台的御史,一个是兵部郎中。

官职不大不小,也并不显眼,位置却十分紧要。

大理寺原想继续审问,没想贾正突然死了,与此同时,关于旧派残党的线索又断了。

目前那位对贾正动用私刑的官员,已经收押待审。

贾正到底是死于灭口,还是严刑之下,有待探查。

司刑的官员究竟是为了立功,对贾正动用私刑,还是有其他原因,也还在审查。

贾正究竟是熬不住严刑,才招供了同党,还是为了抛出替死鬼,为朝中某些人打掩护?

疑点重重。

但可以肯定的是,旧派残党已渗透进了朝堂核心,姜扶光收起案卷,吩咐璎珞:“准备一下,我要去一趟顾府。”

马车轱辘的声响,出了垂花门,不一会儿就到了顾府。

承安侯一案牵连了不少官员,朝中也多了许多空缺急待填补,顾相正在与几位吏部的官员商量任免、升降、调动事宜,府中长史就过来禀报,长公主递了拜帖,前来拜会。

几位吏部官员闻言,目光一阵闪动,不由看向了老神在在的顾相。

吏部秦尚书蹙眉:“长公主为何偏要挑在此时过来拜会?莫不是知道我等也在,想要插手吏部事务?”

朝中多了那么多空缺,谁不眼红?

加之长公主临朝不久,在朝中根基浅薄,急需借着平灾治疫的功劳,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党羽。

吏部几位官员纷纷露出不满的神情。

“此番长公主平灾治疫有功,获得了寒门的支持,吏部选拔人才着实越不过长公主,因此在人才的任用、擢升、调动上,也酌情启用了一些寒门子弟,长公主此番前来,未免太贪得无厌。”

“不是我们看不起寒门,寒门子弟在底蕴上,不如世家子弟,吏部每三年一次的考评,得优者以世家居多,寒门者能得优者,甚少。”

“长公主虽然临朝摄政,也没有资格插手吏部任用人才,依我看,她是仗着平灾治疫之功,恃宠生骄。”

“若长公主一意孤行,我定要去御史台告她一状,让御史台弹劾长公主越权僭越之过。”

“……”

顾相蹙眉:“住口。”

书房里不由一静。

顾相抬起耷拉的眼皮,浑浊的目光,一一看向在场之人:“平灾治疫的功劳不够大?”

几人不由一窒。

顾相淡声道:“像皇后那样,住进佛堂吃斋念佛,开了私库,捐助新安县灾民灾后重建,办一场法会募钱,修一座佛塔,为陛下及天下万民祈福,这样的功劳,才叫功劳?除了劳民伤财外,功在何处?善在何处?仁在何处?”

几个不禁面露羞愧,他们混迹官场多年,哪能不明白,这只是皇后借着佛家宣扬自己懿善仁德的手段。

全是糊弄百姓的手段。

顾相耷拉着眼皮:“吏部准拟的任免、升降、调动的文书,叫陛下驳回了多少回了。”

秦尚书无奈道:“已有两次了。”

“两次啊,”顾相语气平淡,“事不过三,再有第三次,你这个吏部尚书,恐怕就要吃陛下的挂落了。”

秦尚书额头直冒冷汗,若非如此,他又怎会找到顾相商量。

“你还不明白吗?”顾相叹了叹气,“陛下借了温亦谦的话,大骂朝中一些官员,只差没有明着将温亦谦那套“世学”之言搬出来,陛下对世家的信任早已经岌岌可危。”

吏部也不是傻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第二次奏禀的文书上,启用了将近半数的寒门,可陛下仍然觉得吏部偏心世家。

是私盐及承安侯一案,牵连了不少世家。

秦尚书一干人心中一窒。

——禀的不是天地正大之气,学的不是圣贤正大之学,养的也不是浩然正气,蕴之也不为道义,而是私心、私利。

“我等在人才选拔上,都是严格按照官员考课成绩,及政绩作为考量,绝无半分私心,也无半分私利。”

就算有私心,也在陛下第一次将吏部文书驳回之后,收敛起来了。

顾相道:“我相信你们有什么用?要陛下相信才是,朝廷启用人才,是要经由陛下最终裁定,做官除了要洞悉大局,还要知进退,知分寸,懂得把握尺度。”

吏部官员心中隐有明悟。

“况且,”顾相想到上次长公主过来寻他时提及的事,心中不禁有些凝重,“她此来,未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长公主娇养了美强惨质子后】最新更新章节〖第319章 恃宠生骄〗地址https://wap.xbqg8.net/415/41575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