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烤全羊(下)(1/2)
“哎呀妈呀,这也太香了吧。”
“咱还等啥啊,隔壁桌都吃上了”
“别着急,徐大厨说了,咱们这柴火有些湿,要多烤五分钟左右。”
“我的口水已经快装不下了……”
山林和大雪、夜晚与星空、篝火同战友、烤全羊和吃货。
如果众多美好的元素组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很有意境的画卷。
徐来敢断言,若是王大师在这里的话,他肯定会再为艺术献一次身。
下雪之后的夜晚很宁静,山林中偶尔传来一些小动物和枯枝老木被压塌的声音。
但此刻,木柴燃烧噼里啪啦和战士们谈笑的声音成为了主旋律。
一整只羊被架在烤架上不停翻转,浓浓的羊油“滋拉”滴在炭火上,肉香味扑面而来,让人食欲大开。
烤制好的羊肉金黄油亮、滋滋冒油,切下一块放入嘴中,外部肉焦黄发脆,内部肉绵软鲜嫩,羊肉味鲜香扑鼻,醇厚鲜香的肉汁在舌尖搅动着,堪称一绝。
烤全羊的香味飘满山林雪地,人们沉醉于烧烤美味中,也沉浸在这人间的烟火里。
或是谈论各自的辉煌战绩,或是发表一些对人生的感慨,其乐融融。
“可惜没有酒。”
不少人惋惜道。
羊肉的品质非常好,肉质细嫩,烤好之后更是皮脆肉滑,鲜香异常。
如此好肉,没有好酒搭配,实在是有些可惜。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部队里明文规定不让喝酒。
“知道烤全羊的由来吗?”
给熊孩子分割好羊腿,徐来笑着问道,“这问题知道的人可不多。”
“老徐你又想套我话。”
熊孩子虽然熊,但脑袋是真不笨。
他一下就知晓了徐来的心思。
这些天徐来给熊孩子送饭的时候,有意无意都会借美食知识“拷问”对方。
其目的,是想借美食推测穹星那边的信息。
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操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河南话,这属实是有些怪异。
徐来一度怀疑穹星那边实现了文化大统一,华夏文明成为了主导的文明。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太有意思了。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装什么装。”陈谦呛了熊孩子一句,顺带将内心的郁闷发泄一些。
“谁说我不知道了,你给我听好了……”
熊孩子到底还是熊孩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好胜心极强,稍微激一下就上钩了。
徐来竖起耳朵听熊孩子讲述,并将其与地球和蓝星的烤全羊进行对比。
关于烤全羊的由来,众多纷纭,但大多数人听到的便是如下一种:
相传清代共有12位京城的格格嫁到草原汗王之家,其中阿拉善盟的汗王娶得了一位美丽的京城格格为妻,将其视为珍宝,格格要什么汗王就给什么。
有一天,京城格格说要吃烧鸭子,这可难坏了汗王的厨师,因为阿拉善是一个半草原半沙漠的干旱地区,很难找到鸭子。
可如果做不出烧鸭子定会引来大祸,于是乎聪明的厨师急中生智,找来一只二岁的小绵羊,按照烧鸭子的制作过程进行烹制。
小绵羊挂在烤炉中经过四个小时的烤制,全身色泽枣红油亮,皮脆肉滑,鲜香异常。
京城格格吃完之后非常开心,汗王便重赏了那名厨师,并且将这烤全羊的吃法保留了下来。
而除了这种说法外,另一个比较被认可的说法是。
清朝年间,阿拉善旗第三代旗王罗布藏多尔济因战功被赐封为驸马亲王,并建王府于北京,他在阿传统烤全羊基础上吸收了北京烤鸭的特点,形成了现今阿拉善烤全羊。
“熊孩子又瞎说,什么狗屁王爷格格的。”
陈谦不放过任何一个宣泄郁闷的机会,“烤全羊在元朝的时候就有了,不懂别乱说!”
在吃饭之前,陈谦便已经从徐来这里拿到了答案。
一个大旅长跟一个熊孩子置气,多少人有些哭笑不得。
但站在陈谦的位置上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些天他压力很大,因为背负的是整个旅6000多人的命。
这么大的压力,如果不找机会发泄发泄的话,真容易出问题的。
熊孩子讲述的两个典故,不论是亲王还是格格,诞生日期基本都定在了清代。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关于烤全羊的来历,一本古籍中有着非常清楚地描述。
《朴通事,柳羔羊》中记载:“元代有柳羔羊,于地做炉三尺,周围以火烧,令全通赤,用铁箅盛羊,上用柳子盖覆上封,以熟为度。”
这说的不就是烤全羊吗?
早在元代就已经诞生了,哪里还需要等到清代的亲王格格来发明?
另外,除了这本古籍,一些史书中同样有着记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美食复苏】最新更新章节〖第803章 烤全羊(下)〗地址https://wap.xbqg8.net/414/41454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