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天梯鸭掌(1/2)
“哎哟,这不是鸭掌吗?”
“是鸭掌,不过好像不是一般的鸭掌。”
“里面加了东西,好像是笋片,还有火腿。”
凉菜过后的第一道菜,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圆盘中摆放着十二只鸭掌,掌心向外,腿部朝内,组成了一个圆圈。
圈内放着一些绿色的葱丝和红色的胡萝卜丝,卷曲成团,做点缀用。
整盘菜的造型,像极了一朵盛开的格桑花。
“来来来,大家都别看着了,尝尝看就知道是什么味道了。”
每逢吃席,桌上总会有一个这样的人存在。
他会带头动筷子,也会引领话题,让饭桌上不会太过于冷清。
通常来说,都是辈分比较大的人。
因为吃席的规矩就是长辈先动筷子。
但是今天不同,因为大部分是陆风的同学,大家属于同辈。
所以,今天饭桌上的“领头人”就显得比较随意了。
一双双筷子起起落落,一盘鸭掌直接就没了。
这倒不是徐来准备不充分,纯粹是来的人太多。
事先的准备就是一桌坐十个人。
十二只鸭掌,每个人都能分到一只,而剩下的那两只则当灵活调控用。
至于为什么不是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六这些数字,也是有讲究的。
喜庆的日子,单数不吉利,直接被淘汰。
盘子本身的体积也有限制(大了其他的菜放不下),放十四只又显得有些拥挤,不太美观。
十二只,是最适合的选择。
“居然是甜的!”
鸭掌的肉其实并不多,跟鸭脖一样,都属于“边角料”。
但人类就是有这样奇怪的现象,越是肉少的食材,越是能吃出不同的滋味。
关于鸭掌的吃法有不少,且存在南北差异。
南方对于鸭脚鸡爪,多是焖、炖、扣、红烧、卤等耗时长的吃法。
而北方多做成芥末味,用于下酒。
但不管南北,不管是哪种方法,鸭掌的味道,似乎都是偏向于咸味的。
可今天他们却吃到了甜味的鸭掌。
这种体验真的是相当新鲜。
“甜味的来源是蜂蜜!”
“没想到鸭掌加蜂蜜能有这样的味道,太厉害了吧。”
“也不完全是甜的,火腿里也有一点点咸味,这样的搭配好奇特。”
“这是什么菜啊?”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吃这样的鸭掌,在品尝过后,立刻便被征服了。
不愧是九星真神徐大厨。
走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路,而且达到的效果还这么好。
听着耳畔传来各式各样的或赞叹或疑惑的声音,徐来笑而不语。
事实上,这道鸭掌并不是他的原创,这是地球那边失传的一道名菜。
名为【天梯鸭掌】。
关于“天梯鸭掌”的记载,是在清朝珍妃的侄孙、华人谈吃第一人——唐鲁孙先生所著的《唐鲁孙谈吃》中。
当时的北平有八大饭庄,生意非常红火。
而这八大饭庄有个不成为的规定,每年年底封灶之前,就是饭庄春节放假之前,由东家或者大掌柜出面,分批宴请自家饭庄有交往的大主顾。
其目的一是拉拢交情,宣告新年后的开业时间;二是显显灶上手艺,炫耀一把。
行内把这个叫做【封灶酒】。
正所谓吃人的嘴软,吃了别人的封灶酒,来年可就不好意思去别人家吃饭了。
既然是封灶酒,回馈老主顾,那肯定得拿出一点真本事来。
而当时各大有名的饭庄,家家都有一两样秘而不宣、平时不卖的拿手菜。
这个时候,就都拿出来了。
八大饭庄其中一家名为同和堂。
而这天梯鸭掌便是同和堂的绝活。
根据唐鲁孙先生文中描述:
鸭掌用清水浸泡一天,顺纹路撕去薄膜,然后用黄酒将其泡涨,待鼓得像婴儿手指一样肥壮可爱,抽出筋骨,配以一片肥瘦各半,二分厚的火腿,一片火腿加一片鸭掌。
再把春笋或者冬笋也切成片,刷上蜂蜜,一同用海带丝捆扎,文火蒸透。
而因为笋子切片,好似竹梯,故名为“天梯鸭掌”。
唐鲁孙先生一生只品尝过两回,用其话说:“火腿的油和蜜,慢慢渗过鸭掌笋片,腊豕笋香,曲尘萦绕,比起湖南馆的富贵火腿那种一味的厚腻,似乎腴润更胜一筹。”
别看书中描述了具体的做法,但这道菜在地球上也失传了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真按照书中的那样去做,会碰到不少的问题。
首先便是那“鸭掌泡水去掌膜”。
鸭掌泡水后难去掌膜,就算是泡上一个月也未必能将鸭掌泡涨。
针对这个问题,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美食复苏】最新更新章节〖第779章 天梯鸭掌〗地址https://wap.xbqg8.net/414/414547/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