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茶百戏(中)(1/2)

对于手动刮胡子的人来说,打个泡沫并非难事。

但打泡沫是打泡沫,斗茶是斗茶,二者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别忘了,这才【二汤】啊。

“三汤!击拂轻匀,粟文蟹眼。”

“即注少量水,使用茶筅继续击打泡沫,动作要轻盈均匀,匀速地将大泡泡击碎成小泡泡。”

新的操作来了,蔡老依旧担任讲解。

现场有大屏幕,张和平给了一个二分画面。

徐来和孙大鹏一左一右,注入少量开水,随着手中茶筅的晃动,盏中的泡沫变得更多了,同时也更加细了。

“这好像也还好吧,无非是细心一点。”

有人小声说道。

然而,这个念头刚刚升起,就被蔡老的声音打断了。

“四汤!稍宽勿速,轻云渐生。”

“使用茶筅击佛的面积幅度要大,击佛要舒缓。”

“所谓的轻云渐生,就是指茶面的泡沫的颜色开始转白。”

蔡老喝了一口茶,脸上浮现出一丝坏笑。

年轻人,斗茶注汤,可不是一两次就结束的啊!

“卧槽,真的变白了!!!”

现场大屏幕上,茶汤上击打出来的泡沫此刻竟然真的变成了白色。

虽然还没有完全变白,但相比起之前的红色,已经是有了质的改变。

“五汤!乃可稍纵,茶色尽矣。”

比赛继续,蔡老的声音与台上两人的动作同步。

此时,徐来和孙大鹏手里的动作不再像先前那样迅捷,两人都慢了下来。

因为这一步重在一个时机,得根据茶汤的沫饽决定击佛轻重。

好坏的标准就看茶汤与泡沫是否水乳交融。

现场的声音小了,全都变得紧张起来。

因为他们注意到,两人还在继续加开水。

注汤的操作,还没有结束!!!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

这同样是一个需要把握时机的步骤、

需要全神贯注盯着盏中的沫饽,若果沫饽勃然而生,只需要缓慢搅拌就行。

但如果沫饽生得较慢,就需要施加外力了。

“徐大厨慢了下来,孙大厨却加快了!”

到了第六汤,两人的动作终于有了分歧。

这个细微的变化被观众捕捉到。

不少人咋舌。

一方面是因为这斗茶的步骤繁琐,另外是徐来的强大。

不管是那个行业,做什么事情,能一步到位的人,那绝对都是强者。

孙大鹏现在加快手速,目的自然是“补救”,而徐来根本不需要。

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次注汤了。”

蔡老优哉游哉,表现得很轻松。

“七汤!乳雾汹涌,溢盏而起。”

大屏幕上,两道开水落入盏中,水流均匀,冒着热气,像是一条水龙直接钻入了白色的沫饽之中。

最后一次注开水,成败在此一举,很多人都紧张了起来。

两人再次拿起茶筅,动了起来。

“运筅环回击拂,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

沫饽厚薄、凝固程度,如果均达到要求,注汤的操作便可完成了。

数秒过后,徐来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缓缓讲筅从盏中取了出来。

不少人伸长了脖子朝着他的盏中看去,下一秒全都惊了。

绵密的白色沫饽将所有的茶汤覆盖,质感细腻,仿佛跟打发好的蛋清一般。

“这就决出胜负了?”

徐来已经完事儿,但孙大鹏依旧晃动着茶筅。

如此鲜明的对比,确实好像是不用比了。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并非速度,而是是“汤色”以及“汤花”。

所谓“汤色”是指茶汤的颜色,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茶汤的颜色以纯白色为最上,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黑色的盏更能体现汤色的纯白,于是建盏便成为了点茶器具的最佳选择。

稍微等待了片刻,孙大鹏那边也完成了。

同样绵密细腻的白色沫饽,跟徐来的基本看不出区别。

“汤色”这一关,不算速度的话,双方不分胜负。

那便要看后面的重头戏了。

宋人斗茶,斗的是注汤时候的优雅,斗的是沫饽的颜色和质感,但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排在最后的【茶百戏】。

茶百戏,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传统杂技,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民间艺术。

其特点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能在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美食复苏】最新更新章节〖第727章 茶百戏(中)〗地址https://wap.xbqg8.net/414/41454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