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菩提玉斋(下)(1/2)

“不愧是传说中的顶级蛋炒饭啊。”

拍摄现场,蔡老等人各自拿到了属于他们的那一盘菩提玉斋。

每个人都被这盘平平无奇的蛋炒饭给折服了。

米饭颗粒分明,粒粒饱满,洁白的颜色如同星月菩提一般。

看起来一点颜色都没有,跟普通蒸出来的大米饭一样,但吃到嘴里的味道,却是让人回味无穷。

这不禁让大伙都想起了那句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话。

——“最高境界的蛋炒饭,就是用最简单的材料,制作出最复杂最绝妙的味道。”

“老唐,你干什么?”

突然,牛大师皱起了眉头,脸上有些不悦。

因为刚才,唐川突然在他盘子里舀了一勺米饭。

用来蒸饭的蒸笼就那么大,每个人只能分到为数不多的一小盘,这一勺下去,几十年的友谊可要裂开了。

“老牛你误会了,我这不是想再尝尝到底有啥区别吗?”

唐川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说完,将自己盘子里的最后一点米饭,直接往嘴里倒。

贪吃是一回事,但这么做也的确是有自己的目的。

他始终想不明白,为啥徐来要分别用鸽子蛋和鸡蛋。

鸽子蛋和鸡蛋的区别,网上已经有很多知识博主用科学的方法做过一番对比。

总结下来就是。

营养物质区别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口感和颜色。

可问题是,得通过水煮的方式,才能产生差别。

水煮出来的鸡蛋,蛋白呈现出奶白色,但鸽子蛋却呈现半透明状。

口感方面,鸽子蛋比鸡蛋更加细嫩爽滑。

但如果用炒的方式来制作,两者根本吃不出来区别。

“那你吃出区别了吗?”牛大师没好气地问道,头一回这么想揍对方。

“嗯……暂时没有,如果可以再来一勺的话……”唐川舔了舔舌头,眼睛直勾勾盯着牛大师的盘子。

“滚蛋!╰_╯”

牛大师二话不说,抄起盘子就往嘴里倒。

这一幕,让周围的人都笑了。

两位黑舌头居然为了一勺蛋炒【反目成仇】。

“话说,徐来,微博上那个问题到底答案是什么啊?”

张和平疑惑地问道。

菩提玉斋这道菜,很多人都做过,各种各样的蛋炒饭,无论是色香味都做得非常不错。

可从来没有一盘蛋炒饭像眼前这盘一样,让他为之惊叹。

白色的米饭像是没有加入一点调味料,但却是吃出了肉香味。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他产生了非常想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

“张导这是缺钱用了?”徐来反问道。

“啊?”张和平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要先关注【余飞】,然后在24小时内答对才有十万块哟。”

“—_—”

“哈哈,好了好了,不逗你了,让摄像过来吧,我来讲解……”

徐来戴好口罩,再次扮演起【余飞】。

他估计全网也没几个能猜出答案来的,这会儿当着大伙的面直接公布答案,也省的他回头再录一遍。

关于这道【菩提玉斋】,前面也说过,最早出现在明初南华僧人的手札中。

这里得先说下前提。

穿越这么久,徐来也逐渐发现了地球和这边的区别。

一些关键人物,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两边的历史是有重叠的部分。

比如说,各大朝代的兴起和灭亡时间。

又比如说,梁武帝和朱元璋这样对历史有很大影响的人物。

暂且先记住这个大前提。

继续说南华僧人。

在古代,梁武帝之前,和尚其实是可以吃肉的。

徐来猜想,网上会有一大票人认为这个是最终的答案。

但实际上,并不是。

梁武帝所处的时代,是南北朝,也就是420年~589年。

而朱元璋所在的明朝,是1368年―1644年。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的和尚,已经不吃肉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道出现在明初南华僧人手札中的菩提玉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徐来大胆猜测,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纯粹就是噱头!

僧人给高官吃的,其实就是普通的斋饭,并不是蛋炒饭。

至于这菩提玉斋的由来,大概率是一种噱头。

这种事儿,是有先例的。

比如说佛门中的【彼岸花】(又名曼珠沙华)。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它真正的名字叫【红花石蒜】。

第二种:是真的蛋炒饭。

明初,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影响力达到巅峰的时期。

熟知历史的人就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美食复苏】最新更新章节〖第429章 菩提玉斋(下)〗地址https://wap.xbqg8.net/414/41454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