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夏教授来吃饭(1/2)

“两种流派的生煎包?”

“这生煎包还分流派吗?”

“就因为外形不一样,所以就成为了两个流派?”

“那具体是哪两个流派呢?”

大部分人同李大治一样,都是头一回听说这件事情。

生煎包,并不罕见,江城大大小小的早餐店里都有卖,但要说这东西有流派一说,还真是让人有些诧异。

“赵小虎同学,你给讲讲?”

徐来再次取出两个生煎包,装在一个盘子里,递给赵小虎。

让一个沪州人来说上海生煎包,这是最佳的选择。

“哈哈,谢谢余大厨。”

赵小虎笑呵呵地接过盘子,开始了他的讲解。

“诸位有所不知,我们那边的生煎包,它分为【清水生煎】和【浑水生煎】两个流派……”

“你们先看这个……”

“然后再看这个……”

在赵小虎讲解的同时,徐来也没闲着,他继续给大伙分发生煎包。

赵小虎的讲解十分全面。

不仅说出了两个流派生煎包的区别,而且还说出了代表的店。

有意思的是,徐来发现这两个代表店的名字,竟然和地球那边的上海,一模一样。

先说【清水生煎派】。

这是绝大多数老上海人吃过的生煎包流派。

主要以上海传统老店【大壶春】为代表。

清水派生煎,皮用的是发面,收口朝上,皮略厚,肉馅是不放猪皮冻的,因此汤汁比较少,没有浑水派爆浆的口感。

虽没有鲜美浓郁的汤汁,但吃起来不油腻,口感特别清爽。

因为使用的是发酵面团,所以包子皮比较蓬松,面粉的香气也更浓。

也正是因为这种口感,有人便吐槽吃“清水生煎”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吃馒头。

事实上这吐槽十分有道理,因为上海人叫生煎的全称就是:生煎馒头。

因此清水派生煎也被上海人认为是最地道而且最传统的上海生煎,属于正统!

再说【浑水生煎派】。

【浑水生煎派】的代表店为【萝春阁】。

它使用的是半发面,以鲜猪肉加肉皮冻为主。

特色为皮薄、底脆、汁浓、肉紧,开口朝下。

浑水派生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汤汁丰盈了,基本咬一口就能爆浆,肉馅汁香味浓郁。

因为它的内馅,是需要加入皮冻的。

这种做法,据传是取自于汤包。

大部分地区汤包的做法,都是加入各种肉皮冻(肉皮冻在高温下就会化成鲜美的汤汁)。

但有一地方的汤包例外,那便是河南开封的灌汤包。

上一次制作的开封灌汤包的时候,徐来并未加入皮冻,单纯的使用水和肉馅。

“我明白为什么要先吃浑水派生煎了。”

沉默了半天的摄影师郭洋同学,笑呵呵地说道。

“哦,说说看。”

徐来顺手从蒸笼上取下一份汤包,递给郭洋。

“我感觉这浑水生煎就是煎过的小汤包。”

“大家都知道,汤包一定得趁热吃才好吃,因为一旦冷了再吃的话,那汤汁会变得非常油腻,口感就会一落千丈。”

“余大厨,我说得对不对?”

郭洋同学,最爱汤包。

说别的他可能不懂,但要说到汤包,他可太清楚了。

眼下,这个浑水派的煎包,让他有了一种在吃汤包的感觉。

那其中鲜美的汤汁,除了分量外,其他可以说跟汤包一模一样。

“呵呵,完全正确!”

徐来点了点头。

其实除了汤汁的原因,浑水生煎包的皮也是关键。

因为用的是半发面,所以放凉了之后,这浑水生煎包的皮会变得非常粘牙,口感也会变得软塌塌的。

这可不是什么好的体验。

古人说的一热抵三鲜,不是没有道理的。

……

转眼,时间便来到了中午十二点。

“咋还没来呢?”

“不会不来了吧?”

白冰洋和王胖子有些担忧。

今天樱园食堂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是为了这夏江河教授。

这会儿,所有的菜品都准备好了,可还是不见夏教授的踪影。

他们真担心一会儿菜凉了。

“没事,不行待会儿等夏教授来了再重新做一份。”

徐来摆了摆手。

夏江河教授是考古界的泰山北斗,他对考古充满了热情。

一旦古墓那边有新的进展,夏教授绝对会放下所有事情,全身心投入其中。

也许,这会儿古墓那边有了什么新的发现,耽搁了。

然而,徐来话音刚落,便是听到屋外传来一阵略带“无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美食复苏】最新更新章节〖第378章 夏教授来吃饭〗地址https://wap.xbqg8.net/414/414547/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