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动荡的管理层(2/3)
制,因此不予之用,但是无论如何,球队功勋老臣退役之后在球队里索要一个位置是在当时联盟里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况且维尔森还像托马斯许诺过,但是维尔森也是一贯的强硬派,任别人怎么说,就是不用托马斯,托马斯后来不得不远走多伦多,在遥远的加拿大寻得一份差事。
因为托马斯时间,维尔森开始排斥戴利,他找来了当时还是解说员的罗恩-罗特斯切恩,许诺他在赛季之后取代戴利成为球队的主教练,罗特斯切恩对于这个位置觊觎已久,赛季还未结束,便去球馆里指手画脚,最终逼得戴利走人,罗特斯切恩上任之后,采取比戴利还严格的高压政策——事实上,戴利之前接受活塞队的时候,罗德曼托马斯杜马斯之类的球员还只是个孩子,他们肯听话,在他们眼里,戴利就跟父亲一样重要,但是现在不同了,他们都成老球痞了,罗德曼更是不鸟罗特斯切恩,最后罗德曼把活塞管理层闹得天翻地覆,要求涨薪,最终智能被送走,两个赛季之后,维特森眼见球队无法控制,马上解雇了罗特斯切恩,从火箭调来了温和派主教练唐-切尼,可是谁承想切尼成为了夹在活塞管理层和球员之间的受气包,两个赛季之后,也收拾铺盖卷走人了,知道1995-1996赛季,维特森从公牛队请来了道格-科林斯作为主教练,科林森脾气也是很倔的一个人,他自然而然地拥护管理层,对于球员则是进行压制,所以科林斯在活塞队里并不得人心,此时的活塞球员与管理层,就像是两个对立面,在相互对抗者,最终,在1996年阿兰-休斯顿的出走而告终。
毫无疑问,阿兰-休斯顿当时是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常规赛与季后赛都有着不错的发挥,但是饶是这样,管理层对于休斯顿并不太放心,在续约休斯顿的时候附加了很多的条款,大体上就是下个赛季休斯顿的合同,按照下个赛季他出战多少场,场均多少分来定,这种不信任感无疑激怒了休斯顿的经纪人,在其经纪人的劝说之下,休斯顿7年5600万远走尼克斯。
休斯顿的出走让球队众多球员对于活塞的管理层失望透,等到休斯顿代表尼克斯队第一次去活塞的主场打比赛的时候,球员的怒火终于彻底爆发。
那一场比赛,休斯顿因为紧张,只拿下区区分,但是尼克斯仍然击败了活塞,这场胜利本来跟休斯顿毫无关系,但是活塞队主教练科林斯在赛后却说,
希望休斯顿去地狱展现他的得分技巧。
再怎么说休斯顿也曾经是科林斯的弟子,况且休斯顿为人和气,跟一干队友处的都不错,科林斯这句话一出来,直接惹怒了其他球员,多名球员与科林斯有着直接且激烈的争吵,科林斯拒不认错,索普,拉特利夫都不想再在科林斯的手下打球,米尔斯甚至都要揍科林斯!球员和管理层的关系瞬间水火不容!
1996-1997赛季,尽管活塞队内部出现了大问题,但是平心而论,本赛季他们打得还算是不错,主要原因是他们有格兰特-希尔,希尔在本赛季有着持续而稳定的表现,场均1.4分9.0个篮板球7.次助攻,投篮命中率高达49.6%!乔-杜马斯因为休斯顿的出走而不得不上首发位置,场均14.7分,林奇搭档杜马斯成为球队首发,场均也能够拿下14.分,打出了职业生涯最高光的表现,最终活塞本赛季拿下了54场胜利,以东部第五的身份杀进了季后赛。
首轮比赛,内忧外患的活塞队:不敌亚历山大老鹰,结束了本赛季的征程,希尔场均拿下.6分6.8个篮板球和5.4次助攻,林奇-亨特场均15.0分已经是队内的第二高分,杜马斯场均1.8分,但是投篮命中率只有6.1%,反观老鹰,三叉戟史蒂夫-史密斯,克里斯蒂-莱特纳和迪肯贝-穆托姆博场均轰下接近60分5个篮板球,直接打停了活塞。
那时候的好好先生格兰特希尔原本是不打算参与到这场球员与管理层争斗的漩涡中的,但是希尔作为球队的领袖,就已然知道球队内部矛盾不处理好,球队打不出期望中的表现,因此希尔代表球员,向球队老板威特森提出,活塞队需要一个新的教练,维尔森之前已经有了休斯顿出走的惨痛教训,希尔的话,威特森不得不考虑,几经权衡之下,威特森采取了一个这种的方案,留任科林斯,但是将其之后的三年合同,缩短为一年。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不过是威特森的缓兵之计,一年合同之后,谁又能保证他不会给科林斯第二年合同?球员对于威特森的决定深感失望,直接反应在球员上场出工不出力,最终威特森不得不连续送走多名球员——把奥蒂斯-索普送到了萨拉门托国王,其代价仅仅是一个首轮选秀权,然后将西奥-拉特利夫送到了费城76人换来了后卫杰里-斯塔克豪斯。
杰里-斯塔克斯身高198公分,体重98公斤,他是北卡出身,是一名得分高手,无论是突破,中投,还是三分球都有很大的杀伤力,但是他打球没有什么纪律性,完全是脱离球队战术之外的打法,这样导致他职业生涯的投篮命中率一支不高,只有四成左右,他的性格同样让人捉摸不定,他是一匹独狼,球到了他的手上很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NBA之中国力量】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一章 动荡的管理层〗地址https://wap.xbqg8.net/36/3670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