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文武之争!(1/2)

印度人连夜和英国人开起了小会。他们迫切的希望能够商量出一个对策来!

这时的三哥们都不骄傲了,他们也没有心理包袱了。

他们知道自己是真的打不过中国国防军。

虽然他们今天勉强挡住了中国国防军的进攻。

但是中国国防军依然没有尽全力,中国国防军举世闻名的钢铁洪流和空中力量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可即便如此,印度人也快要坚持不住了。

这要是中国人真的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了起来。那印度人怎么可能还会有胜算?

有些印度人甚至已经开始怀疑,那些英国人是不是想让他们来送死?

事实上,英国人还真就没有这个想法。

真实的情况是,英国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中国会愿意在曼尼普尔邦集结这么大的力量。

本来英印军的实力就不如中国国防军,对局势判断的失误以及战前的准备不足,让英国人对现在的情况也是无能为力!

甘地和尼赫鲁也在时刻关注着前线的情况。

在知道中国国防军已经开始发力了之后,这两人立刻就意识到情况要糟!

他们立刻就给英国驻印度总督施加了压力。

印度总督只能对他们再三做出保证,绝不会轻易放弃曼尼普尔邦。

因为之前丘吉尔已经下达了命令,所以英印军对曼尼普尔邦的增援已经出发了。

印度总督林利斯戈伯爵立刻就对英帕尔地区的指挥官下达了命令——坚守待援!

都是职业军人了,英军指挥官当时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总督大人不可能不知道现在英帕尔地区的态势。

英帕尔地区的战略价值并不大。

从战略的角度来讲,英国完全可以暂时放弃这个地方,然后在运输条件更便利的地方集中力量进行防御。

再加上现在的英帕尔地区确实是中国人占据着优势,如果再这么打下去,英帕尔地区的英印军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可是!

林利斯戈总督大人还是下达了这个命令。

那就只能有一个原因——政|治考量!

英派尔地区的英军最高指挥官是艾维斯中将!

这个艾维斯中将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

他出生于英国一个传统贵族家庭。

如果不是因为在军队服役,他最常被人念起的头衔应该是艾维斯伯爵或者是艾维斯勋爵。

虽然艾维斯中将的职务没有林利斯戈高。

但是,两人的家族都是伯爵家族。在英国,两个家族的地位和实力都差不多。

艾维斯怎么可能就这么任由林利斯戈把自己送入死地?

反正即便艾维斯中将在这里撤退了,他跟林利斯戈伯爵两人,以后谁会上军事法庭还不一定呢。

英军可不是东亚文化圈的军队。

如果是在东亚国家之中的违背长官的命令,私自带兵撤退,那基本上就得按违抗军令来处置。

在欧洲文化之中,如果一个指挥官能带领一支已经没有胜算的军队脱离险境,那他绝对会被当成英雄来看待,哪怕他的行为实际上是违抗军令的也是一样。

甚至,那个让这只军队陷入绝境之中的上官,还有可能因此而被送上军事法庭。

所以,即便艾维斯中将带领军队撤退了。他不仅有可能逃离军事法庭的审判,甚至有可能直接把林利斯戈伯爵送入军事法庭!

关键,就要看艾维斯中将怎么操作了。

这其中最关键的点,就是怎样让其他人相信,自己已经没有胜算了呢?

虽然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英印军被中国国防军打败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可是!

这个时间就是关键!艾维斯中将必须让别人相信,坚守待援就是在让这支军队送死!

艾维斯中将不愧是军中宿将了。

他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他要人为的制造一场弹尽粮绝!

第二天,基层的印度士兵就发现长官们给自己发放的弹药数量非常的喜人!

这让他们的心里好受了很多。

弹药充足就意味着火力持续性更强,他们打退中**队进攻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更大。

可是!这种做法是有隐患的。

在艾维斯中将下达命令之后,就有一些与英**官站出来指责艾维斯中将的命令是在把英印军往绝路上送。

原因很简单,现代军队打仗,后勤补给可是一门大学问。

以机关枪为代表的自动步枪在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之所以会招到那么多旧式军官的反对。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枪会加大子弹的消耗,增大后勤补给的压力。

尤其这种武器如果落入到了新兵的手中,那么为了压制心中的恐惧,新兵们往往会在战斗开始之后就扣紧扳机不松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1918远东战云】最新更新章节〖第487章 文武之争!〗地址https://wap.xbqg8.net/340/34083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