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六大家族(2/3)
仆身份侍奉老婆,在老婆的绝对权威之下任劳任怨。
但是,阴就只是阴家极个别的例子,阴家的其他人,比如阴识和阴兴的后代们,他们都发展的很好。
在这东汉的六大家族当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六大家族的后代都比较多,子孙后代绵延不绝,也可能是因为这些人的官阶地位都比较高,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高,娶的老婆也多,生的孩子也多,而且老婆的质量也都不错,所以的孩子的质量也都不错,生的孩子也都比较多,所以呢,子孙后代都比较多,而他们的这些子孙后代里面,即便是出了一两个败家子儿也不会影响整个家族的命运。就比如说阴家,阴家虽然出了超级败家子儿,但是也没有影响整个阴家在东汉王朝这200多年的历史当中的煊赫地位。
而这六大家族都是跟皇帝沾亲带故的关系,比如阴家,阴家就与刘家世世代代通婚,刘秀的老婆阴丽华就是阴家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阴家的娘家人,这些人大部分都跟当时的刘秀的后代都有通婚的这种现象,还有就是马援,马援的这个家族他的后代就是马皇后,出了一个刘庄的老婆马皇后,也就是马援的小女儿。
还有这个窦融和梁统家族都是和皇帝有过通婚关系的,包括邓禹和耿弇,这些人后代们都会有跟皇帝后代通婚的这种现象。
邓禹家族是东汉最显赫的大家族,自邓氏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29人,公2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担14人,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看看,看看,这邓禹家族可是出了多少个生不级别的工务元啊!邓禹后世子孙有中邓训、邓骘、邓绥、邓猛等显赫人物。
耿弇家族是三代为将的铁血巨族,从东汉开国到建安末,耿氏家族共出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娶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成为东汉一朝之巨族,与东汉政权共存亡。
耿弇的父亲是耿况,彭宠叛乱被平定,刘秀为了表彰多年来耿况的功劳,派自己的舅舅--光禄大夫樊宏持节到上谷郡,前去迎接上谷太守耿况全家来洛阳定居。他让樊宏转告耿况说道:“边郡是寒苦之地,不适宜长久居住。”
耿况丝毫没有迟疑,立即带着上谷耿氏全体族人,迁居洛阳。耿况到来之后,刘秀对其进行了重赏,不但赏赐了住宅,而且加封耿舒为牟平侯。
公元36年(建武十二年),耿况病重,刘秀几次亲临看望,除耿弇、耿舒、耿国都已经有官爵外,还任命耿况另外两个儿子耿广、耿举为中郎将,还亲赐医药,一时荣宠无双。耿况病房之后,谥封烈侯,最小的儿子耿霸继承隃糜侯爵位,这样一来,耿况六个儿子都成了东汉的高官贵爵,可见耿弇家族的煊赫。
再说梁统家族,东汉一朝共十三帝计195年,自梁氏先祖梁统附汉,到梁氏被涉,其间恰好130年。从梁统至梁冀,先后有七代十五人封侯。仅梁冀一门。
梁家前后七人封侯,出了三位皇后,六个贵人,二个大将军,二个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娶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也是相当牛逼的。
再说马援,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服君”,自此,赵奢的后人便以马为姓。
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凌。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汉武帝时,因功被封为重合侯,但因为他的兄长马何罗谋反,马通受到牵累,被杀,所以马援的祖父、父亲这两代家境式微,地位不显。马援有三个哥哥,他们是马况、马余、马员。都很有才能。新莽时都做到了二千石的高官,三国时蜀汉将领马超也是其后人。
后来,刘秀对统治集团尽可能地予宽容笼络,其中手段之一就是皇室与功臣宿将的家族联姻,用婚姻关系来维系政治关系,企图借此巩固皇室统治,因此,东汉王朝选皇后不出窦融、邓禹、马援、梁统等功臣的家族之外。但刘秀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达到巩固皇室的目的,而且在皇帝身边培植了一种侵蚀皇权的强大的外戚势力。东汉王朝自第四个皇帝和帝起,就开始了外戚专权的局势。
自章帝以下,所立皇帝最大不超过十七岁,最小的不过百日。皇帝幼小,皇太后就有理由援例临朝听政。所谓“临朝者六后”,即是窦、邓、阎、梁、窦、何六个皇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将实权不是委之于父,就是托之于兄。因之与这些皇太后相联的父兄都相继掌握了朝廷大权。南阳阴氏在东汉可是一等一的外戚世家,阴家的崛起就是因为刘秀对南阳美**丽华的一见钟情。
再说窦融家族,窦融在新莽当政时,为强弩将军司马。窦融历任冀州牧、大司空、代行卫尉事,兼领将作大匠。窦氏一门贵宠,前后一公、两侯、娶三公主、四二千石,府邸相望京邑,奴婢以千计,当时贵戚功臣都无法相比,窦融子孙放纵,多行不法。永平二年(公元59),从兄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汉光武帝】最新更新章节〖115、六大家族〗地址https://wap.xbqg8.net/300/30073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