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收获(1/2)
边境战火连连,大新国内的革新之举,却并未停止。
无论是五均市,或是王田令依然在各地实行,中央钱行于乡邑的开拓亦是没有被战争所打断。
只是太子王临于五均市上犯下的错误,很难让王莽释怀,甚至于前所未有的愤怒。
他不怕太子结交朝臣,毕竟这些人多是他手把手提拔上来的。只要他还是皇帝,那这些人就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他。他最排斥的,乃是别人对他的刻意隐瞒。
五均市之中,有贪官污吏与商贾行窃,以高利欺骗百姓,这件事,是多地御史联合上奏。可数日前,王临还信誓旦旦的告诉他,五均市断然不会有贪赃枉法之事,各处官吏定是为民谋利,使物价在战乱时,亦能保证稳定的水平,他王莽为此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当众表扬了一番。
没过上两日,就东窗事发。
单是五均市中出现几个老鼠屎,或是下吏欺瞒了王临,还情有可原。但御史奏章中言明,经过查验,有富贾与太子府勾结,并送了钱财之物。
御史作为皇帝手里的剑,不仅是为了监督朝臣,当然还有监督皇室内部的责任。
能使之郑重上书,多是有真凭实据的。
王莽的心情,远比想象中复杂的多。
恰逢北地头曼城破,在这样的好消息下,王莽暂时没有对太子做出处罚,但并不代表着他什么都不做。
次日,未央宫中即传出消息,太子王临为国之储君,当关心国之战事。着其前往北地,以慰问全军将士,并代表皇帝,分发赏赐。
未央宫的诏令中,并没有说太子于北地停留多久,可能是宣布恩裳结束,也有可能是战事彻底结束……这全在皇帝的一年之间。
身处边关,常安发生的事,与王匡的关系变得不太亲密。
未央宫的各项诏令,到是时有人送来,可当战事胶着,疲于应付眼前之敌,王匡翻阅的次数,不知不觉间就减少了。
头曼城内,原本是匈奴议事的大厅内,现在已被收拾干净,坐着的全是新始军的将领。
副将冯异正在向主位的王匡汇报三日来的各项战果,战果中除了军中将士的战功外,还有新始军的收获。
“我军所俘获的匈奴人,昨日已是按照大王的要求,统一压往朔方。将按照朝廷的调动,或是为边境开垦耕地,或是为矿山挖矿……”
冯异说的第一件事,便是新始军俘获的数万匈奴俘虏的去向。儒学鼎盛后,杀俘已属不义之举,尽管军中的将士,多想将这些俘获的匈奴士兵杀之,以祭奠惨死的大新百姓,可最终还是军令,将之押解离开。
将士们的想法,王匡自是明白,他在占领头曼城的当日,即向全军将士说明,会有更多的匈奴人为此付出代价,他们的路在远方!在匈奴王庭!
到时,定会以匈奴单于的头颅,来祭奠身亡的大新百姓和大新将士。
“经过清点,我军共收缴战马九千匹,粮草辎重无数……”
冯异的这番话语一结束,能听到厅内传来的吸气声。
新始军近段时间以来,物资已是匮乏,收缴匈奴的粮草后,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更令人欣喜的,是那九千匹战马!
当日向朝廷上报的战马只有八千匹,是因为军情紧急,故而尚未完成清点。当然也不乏王匡让少报的原因,要是上报的太多,很可能引来其他军的窥探,辛苦所得,以至于用新始军将士的命换来的战马,会成为别人的嫁衣。
在新军中待过很长一段时间,王匡丝毫不怀疑新军中某些将领的脸皮厚度。
“好了!此之一战,是我新始军的一次单独作战,也是我新始军的扬名之战。此战过后,大新军中,再无任何一个人敢小看我新始军。
朝廷的嘉奖,不日也将下来!
只要我们继续勇往直前,赶走匈奴,赶走胡人,在做诸位封侯亦是不在话下。”
一听说封侯,厅中的喧闹声比方才还要剧烈。
王匡苦笑,这封侯的恩裳,还真不是任何人都能拒绝的。且以始建国元年以来,侯爵之位的放开,能吏者皆有可能封侯。如今北伐胡人正是势起之时,马上封侯已是必然之事。
封侯之后,普通的黔首之家,也将完成贵族的华丽转身,在常安之所,也将拥有一席之地。
把两只手举高,王匡向上拍掌两下后,大厅中才再次安静。
“正此时,乃是我等男儿建功立业之时。另外,头曼城已灭,可前面还有受降城!
那些没有获得斩首功勋的部曲,也不要太过着急,将士们的机会近在眼前。
但在围攻受降城之前,我与冯将军,铫将军,孔将军,及其他将军商议后决定,将在这两日对新始军进行重新调整。
调整后的新始军,会以骑兵为主,快速机动步卒为辅,医护救助小队为后盾。
以适应骑兵作战!
都说北漠是胡人的天下,武帝亦是经历了三次漠北之战,才打得匈奴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新主】最新更新章节〖第402章 收获〗地址https://wap.xbqg8.net/285/28593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