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威慑(1/5)
当地时间10月23日9:00
俄罗斯 符拉迪沃斯托克 苏维埃港 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
潘晓宇外长的专机在跑道上刚刚停稳,舷梯车就靠了上来,跑道另一侧的草地上,身着军礼服的将军们垂首侍立。
机舱门打开,一名侍卫跳下飞机,干净利索的环视一眼四周,立正敬礼。
身披大衣的中国外长潘晓宇从机舱内走出,出现在舷梯前。
“唰”的一声,数百位将军同时立正,敬礼。
一名身穿海蓝色军礼服的军官小跑着过来,在舷梯前立正:“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欢迎潘部长大驾光临!”
潘晓宇笑笑,迈步向舷梯走来,徐徐走下舷梯。他身后,俄罗斯外长谢苗诺夫面色阴沉的走下舷梯,和太平洋舰队的官员们见面。
潘晓宇用气功中传声入密的低沉语调说:“感谢俄罗斯方面的邀请,此次前来海参崴,我百感交集!”
传声入密,是中国气功学中的一门绝技,通过超低频甚至次声波传出的声音,能够直接作用人的皮肤和内耳的耳石,达到一种毫不费力,却能震撼人心的效果。
此刻,不仅是传声入密的震撼力,还有潘外长一句“海参崴”而不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词句,让在场的俄国将军们震撼不已。
看到在场人震惊的样子,潘晓宇继续说:“很遗憾,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民族在传统上讲究的是内省和自修,反对暴力。这就是中华文化对外的态度。但是,为了保护这种文化,保护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必要时,也必须动用杀戮。”
众人涕泪横流,现场一片嘁惶。
潘晓宇说:“我建议,俄国应当下半旗,为肯特山罹难的十万灵魂默哀。也只有这样,俄罗斯才能反省处置中国问题的态度,从而避免悲剧的再度发生!”
他指了指远处的机场空地,那里,上百架陈旧残损的米格战机摆放在那里,前苏联时代留下的遗产,因为缺乏能力维护,现在已经破败不堪,渐成一片金属废墟。
潘晓宇提高了声音:
“伟大的俄罗斯曾经有过的光荣,只能通过在场的诸位,才能得以振兴重建。但是,在努力之前,应当看清方向,如果目标错误,努力的效果只能是恰得其反!”
他语重心长地说:“中国不是俄罗斯的敌人。中国现在做的,不过是拿回自己的那一份。一个国家的疆土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必须得以维护。”
他说:“在肯特山,中俄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凸显。目前尚未尘埃落定。我本人,作为中国外长,只能劝告诸位,不要做中国崛起道路上的壁垒!”
他说:“壁垒必将被打破!”
“请外长先生上车吧!”谢苗诺夫等急忙打断潘晓宇的话,将他引上一辆黑色的防弹汽车。
潘晓宇矜持地微笑着,和外长一起上了车,在众人的瞩目下,乘车离开。
狭窄的公路上,警车闪着警灯开路,一行大型轿车组成的车队在滨海公路上疾驰着。一眼望去,这片从未对外国人开放的土地,现在第一次向世人揭开了真面目。冷战期间,苏联最大的舰队,最大的核武库就在这里。
从车窗里望出去,可以看到低矮的山峦后面的海湾,海湾里的核潜艇依稀可见。但潘晓宇知道,那些,只是核潜艇的残骸罢了。如果走近看,那些潜艇身上已经锈迹斑斑,投射出致命的核辐射射线,残破的俄罗斯甚至没有钱来处理这些危险的核反应堆中的致命物质。
“弗拉基米尔总统即将到这里访问和视察!”谢苗诺夫说:“因此,军港进行了整修!”
潘晓宇注意到建筑物朝向公路一侧的墙面上刚刚粉刷的涂料,不由得笑了笑。当年,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视察俄国贫困的农村时,臣下也是将木制的建筑物临时布置在皇室御道的两侧,这些建筑物甚至只有一边,背向道路的一面是空壳。
而此刻,这些道路边的建筑物也一样,只有冲向道路的一侧被涂上了彩色的涂料。
空中传来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架重型轰炸机正在降低高度,向苏维埃港机场降落,潘晓宇已经知道,根据中国军方的消息说,俄罗斯在很多地区的空中巡逻和预警,实际上是使用重型轰炸机进行的,虽然这些轰炸机的空中预警雷达作用范围很有限,但相对于空中预警机来说,使用轰炸机执行巡逻和预警的成本很低。而大型预警机的电子设备维护成本极高,俄罗斯甚至已经封存了相当一大部分正在服役的预警机。
前面出现了苏维埃港口的路标,岗哨已经出现,他们的车队直接驶入港口,上百艘停泊在港内的军舰出现在他们面前。
重达一吨的防弹车门在液压系统的作用下缓缓打开,谢苗诺夫外长下了车,绕到潘晓宇乘坐的一侧,殷勤的将手掌放在门框上,等待潘晓宇下车。
但潘晓宇端坐在那里,并没有下车的意思。
“请潘外长下车,欣赏一下我们的舰队吧!”谢苗诺夫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国家生死攸关之超级大国】最新更新章节〖第05章 威慑〗地址https://wap.xbqg8.net/263/26300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