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瞒天过海(2/3)
的,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用她家四四大人的话来说就是,她既然这么喜欢吃桃子,干脆就取个桃子的名儿好了。
原本四四大人是准备给她取名叫碧桃的,可她怎么听都觉得这名字很有歧义,因此坚决要求更换。
陶沝自己倒是觉得叫樱桃这个名挺不错的,但偏偏这名字的读音跟十二阿哥的名字相识度太高,遂只能作罢。后来她想起自己曾听过一首粤曲名叫《荔枝换绛桃》,所以便动用自己出色的诡辩口才,强烈要求四四大人把她的名字改成绛桃。
反正说来说去都是桃名,四阿哥那厢倒也没太坚持,只抽搐了几下嘴角便任由她自己做主了。
于是,陶沝便顶着佟佳氏.绛桃这个名字正式上任。
至于原来的双水,对外则宣称跟着雷孝思一起出门考察去了。
因为之前巴多明神父曾向康熙皇帝进言,建议用西方的绘图技术测绘整个大清的全貌地图,康熙皇帝也采纳了该建议,并与前不久正式实施,命所有在清并懂得西方学识的传教士都一同参加。
通晓天文历法的雷孝思自然也责无旁贷地参与了此项任务,开始了漫长的地图测绘工程,但他本人却是乐在其中,因为这也正好符合他想要四处去游历的初衷。
雷孝思在接到这个任务的第一时间曾询问过陶沝的想法,问她要不要随自己一同出行。
说实话,陶沝内心其实是很想跟去的,毕竟走遍大江南北正是她的人生目标之一,但纠结取舍之下,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京城——
她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候舍那位太子殿下而去!
既然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心意,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和对方相认,既然已经得到了四四大人的支持,那她就应该坚持到底——
反正雷孝思这一走,她也算是了却了一壮心事,至少过后十四阿哥不会因为找不到她而去叨扰这位雷神父了。
“你——喂,说你呢!你这个新来的奴才还真是没有眼力见——”
正当陶沝此刻站在廊下默默发呆之际,一个拉长音的公鸭嗓突然从不远处传来,带着些许责怪的意味:
“没看到大家这会儿都忙着么?你居然一个人跑到这儿来抽空躲懒,赶紧过来帮咱家一把——”
陶沝闻声回头,只见一名红衣太监正从走廊另一侧走来,一手拿着拂尘,另一只手里则提着一个红漆食盒。
那人大约三四十岁的模样,五官棱角分明,眼角微微下扯,不说话的时候看起来颇为严肃。
陶沝先是一怔,继而周身一紧,立马低头迎上前去,恭恭敬敬地朝对方行礼:“奴婢给魏公公请安!”
也难怪她对此人礼遇有加,因为此人并不是别人,而正是康熙朝后期得宠的宦官之一——魏珠。
当然,目前康熙身边最得宠的大太监还是梁九功和一个名叫李玉的。至于李德全神马的貌似根本就不存在于这座皇宫之中。
虽然梁九功现阶段还是康熙皇帝面前的红人,但纵观梁九功后期失宠的经历以及他最后的死法,陶沝直觉这人应该是在九王夺嫡时选择了支持八爷党,所以才会在后期遭到康熙皇帝的排斥打压,同时也不被她家四四大人所待见。据说康熙一死,他不久之后也“自缢”于景山,凄凉地结束了一生。但陶沝总觉得这个“自缢”里面的水分很大,估计跟她家四四大人是脱不开干系的。毕竟以四四大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隐忍性格,能逼得对方在康熙一死就跑去自缢,足可见这位梁九功同志当初得罪四四大人有多深。
相比之下,魏珠虽然在四四大人上位之后被其变相圈禁于团城,但好在生活还是能自得其乐的,而且他一直活到了乾隆朝才寿终正寝,四四大人和乾隆皇帝均没有太过为难他,说明他在康熙后期还是偏向四四大人这边的。
陶沝对于这位魏珠公公也是久仰大名。昨儿个四阿哥将她领进咸安宫时,最先见的人就是这位魏珠公公。
虽然这位魏公公的名字真心有歧义,也不知道是谁给取的“喂猪”两字,乍听之下还以为是哪里的饲养员,但这并不影响陶沝想拿纸笔请对方签名的冲动。
而且,鉴于魏珠此番是由康熙皇帝亲自指派前来“照顾”废太子起居的,因此,陶沝更觉得自己有必要跟对方打好关系。好在四阿哥送她进宫之前也拨给了她一些用于打点关系的财物。所以陶沝非常痛快地出手,给了对方其中最贵重的一双翡翠手镯。
可能也是基于这一点,魏珠虽然觉得陶沝这个新来的宫女看起来笨了点,但还是会想着提点她一二的,比如现在——
“之前给中院那位爷送膳食的小安子昨儿个伤了风,其他人手上也都有活忙不过来,你既然无事可干,那就替他去中院给那位爷送饭吧!”
魏珠一面说一面将手里的那只食盒递给了陶沝。而陶沝因为事先完全没有准备,整个人当场一懵,只双眼愣愣地瞪着对方递过来的那只食盒发呆——
果真是上天垂怜!
她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快就可以见到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逃宫弃嫡(下部)】最新更新章节〖135.瞒天过海〗地址https://wap.xbqg8.net/262/26204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