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4 都在这里(1/2)

( )“幸不辱命。……”

周景洋来到苏进面前,对着他挑了挑眉。

他眼圈有点发黑,脸明显残留着倦意,但他的表情仍然玩世不恭,好像这之前的那些辛劳根本不值得一提一样。

“辛苦你了……多谢”苏进看着他,突然弯腰向他行了一礼,郑重其事地说。

“哎别别别”周景洋顿时有点手忙脚乱,想把他拉起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动手。

周离没什么顾忌了,他一把抓住苏进的肩膀,把他拉直,道:“有什么好谢的,这本来是他应该做的”

说着他往后一,对自己的父亲说:“爷爷在后面等你,说很满意你这次的做法。”

“啧,我稀罕他的满意……”周景洋不满地嘀咕,但还是忍不住往周离身后看。

这一年回来,他没见着周老爷子几面。而且每次见面时,对方都黑着一张脸,对他极不耐烦的样子。

他脸不现,但偶尔独自一个人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心里还是很郁闷的。

他透过周离的肩膀看过去,发现周老爷子正站在码头向着这边看,目光与他交汇时,缓缓点了点头。

他脸仍然没有笑容,但周景洋心里一块大石头却陡然间落下,顿时觉得这一趟去欧洲真是太值了。

他笑了起来,一拍苏进的肩膀,道:“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

他不是一个人下船的,身边除了他那个助理以外,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这人长相削瘦,花白的须发在海风飘舞,穿着一身青布棉袍,一副旧式人的样子。他精神矍烁,自从下船起盯着苏进不放,苏进早注意到他了。

周景洋介绍道:“这是王先永王大师,着名的国学大师,之前在剑桥大学求学,这次是专门为了交会的事情回来的。”

王先永王大师?

这个名字有点熟悉,苏进很快想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听过的了。

当初在植物园与埃德加舌战的时候,对方提到了这位国学大师。

当时他举例说华夏的化研究水平不行,连王先永这种大师也要到剑桥大学华夏系留学。

王先永在华夏国内的名声似乎很不小,当时引起了周围的哗然,让在场的大家都很有点沮丧的感觉。

苏进注视着王先永,对方与他对视,并不回避。

这老者目光清亮,还带着一些孩童般的好,苏进一瞬间明白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这种学者,醉心自己的专业研究,根本不通外务。对他来说,剑桥大学的华夏系研究得深入,对他有益,他去了,并不会考虑也不会在乎自己这一行动会带来什么影响。

这种人,也许欠缺了一点人情世故,但是世界明,本身是靠这样的人一代接一代地推动向前的。

苏进的表情温和下来,对王先永行礼,叫道:“王大师。”

“我知道你。你的名气可大了。”王先永好地打量着苏进,开门见山地说,“我这次是为了你回来的。我这里有份古藉,你能帮我修修吗?”

现在还有大事要做,一整排领导等在后面,王先永先跟苏进讨论这种事,简直太不通情理了。

周景洋正要说话,听见苏进很平静也很理所当然地说:“在看到实物之前,我不敢保证,不过我会尽力而为。”

“哈哈哈,那提前多谢你了”王先永爽朗地笑了起来。

周景洋这才接过话题,跟苏进介绍了一下当前的情况。

这次跟他一起回来的除了王先永,还有剑桥大学的其他一些教授,以华夏系的为主。一直以来,他们全力研究华夏化,这是他们一生的事业。

现在有了一个这样化交流的机会,可以近距离接触大量物,他们当然迫不及待地想要过来。

同时,交会的项目之一,位于沪城华夏馆东翼的,是一次大型化交流论坛。

所谓论坛,当然是发表论、进行研讨的场合。

到时候,英双方的教授都将台演讲,物局的专家也预定了一个席位,专门讨论物保护法。

这些教授本来是打算坐飞机过来的,但飞机十多个小时时间实在太大,坐着难受,爱德华宣称会把伊利莎白号一路开过来,欢迎专家教授们同行,他们当然乐得船了。

这几天他们在船吃喝游玩,演讲讨论,过得非常开心,现在在船舱里没有出来,回避一下华夏的这个迎接活动。

“对于这一批物回归,他们有什么想法?”苏进问道。

“各有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周景洋公平地说,“有的很不满意,觉得伤了面子;有的觉得华夏保环境不行,物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有的觉得华夏物应该归还给华夏……这几天光是这个议题,在船吵了好几轮。”

苏进点头,这时三人已经走到了周老爷子等人的面前。

周景洋正要打招呼,周老爷子用复杂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问道:“物呢?”

周景洋往一指:“在面。正在搬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天工】最新更新章节〖0794 都在这里〗地址https://wap.xbqg8.net/243/24394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