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挽歌(1/2)
于是,时光席卷着我们,无可挽回地开始跃迁,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线,来到未来,也就是七天之后♀是一个初冬的清晨,地点是优名镇怡红岭温柔乡附近的一片坟茔,一切已然发生,我们只不过提前来此地见证。
空气中远远传来的,是陶渊明那首著名而凄凉的挽歌。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白杨亦萧萧∠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面无人居,高坟正帊i№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之所以选择这首歌为苏楚慕送行,是温度的主意,他认为当年桃园筑客武陵君建造比翼山城的时候,参考了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里是所有悲剧的开端,既然如此,也用这位风骨出尘的散人笔下的挽歌为这一切划上句点吧。
送葬的人稀稀落落,穿过山岩间隐约的雾霭,缓缓来到一块新挖好的土坑前吐。歌声终于酮,一直在前面带路的小男孩将手里的挽拂插在松软潮湿的泥土里,然后顺从地退到一边。
苏楚慕正安静地躺在棺木中,她终于可以不用再羡慕柳岸的黑夜了。
带路的小男孩就是筝儿,他醒来之后,已经是母亲苏楚慕死去以后的第七天,众人正准备将她入土为安。当日,那个从天而降的绳套之中,暗藏了一排极为细微的奴细针,见血封喉,苏楚慕当场就凸了呼吸。
筝儿得知奶奶和妈妈已经离他而去的消息之后,并没有像温度预料的那样大哭大闹,他只是静静地凝视着远方,那里有一轮红色的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阳♀个年仅九岁的男孩,在经历过一次沉眠之后,变得异常成熟起来,母亲死了,意味着他在死神面前少了一道最重要的屏障,或早或晚,他也将像母亲那样死去,埋于地底,永远地失去呼吸。既然死亡不可逃避,那活着的意义和动力又在哪里?
过度的早熟,筝儿来说,到底是幸运,亦或不幸呢,温度现在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他只想逃避,虽然他逃避了很多年,已经避无可避。
棺椁摆放完毕,人群忙碌起来,将珍馐美味、瓜果贡品、花圈纸人等随葬器物填满墓坑』后,泥土像雨点似的落下。坟上堆起了一座土丘∴穆的人群鱼贯而上,用力将新土踩踏结实。
时已午后,送葬队伍徐徐回返,与来时的庄重肃穆不同,气氛此时已轻松了许多,队形也变得涣散而随意,时不时有欢笑声响起。对一部分帮忙安顿葬礼的人来说,他们并非苏楚慕的亲友,只不过是拿钱办事,而另一部分人则是温柔乡的家客,他们根本连苏楚慕是谁也不清楚♂礼结束了,意味着一桩事了,这些人将重新过回原来的生活,完全不会因死者的逝去而有任何改变。
但对于温度来说,苏楚慕的离世,意味却是格外深长「心的读者想必已经发现了,苏楚慕并没有葬在比翼山城的墓地,反而舍近求远,跋山涉水来到了怡红岭温柔乡,这里是温度的老家,他已经将筝儿收为自己的义子↓是因为如此,苏楚慕才有资格在死后葬在温家的祖坟。
人群渐渐散了,温度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远远地望着那株扎根在山岩上的迎客松,浓密的松针下,是上山的必经之路。
“温大叔,”筝儿惦着脚,问,他现在还没有习惯唤温度为父亲,“你在等人吗?”
温度摸了摸筝儿的冲天马尾辫,点了点头。
“是柳叔叔吗?”筝儿虽然之前对柳岸抱有敌意,不过那完全是因为对方站在与温度竞争的角度所致,现在招亲的闹剧已经偃旗息鼓,他也早就感觉到,柳岸与自己母亲的关系非同一般,现在这种场合他没有出席,确实有些非同寻常。
温度脸色变了变,似乎想到了某些可怕的回忆,他好几次张开口,却都没有说出已经溜到嘴边的话,半晌,摇了摇头,“柳岸他……永远也来不了了。”
筝儿很聪明,他察觉到温度心中有难言之隐,便不再纠缠这个话题,“除了柳叔叔之外,还会有谁会来见我妈妈最后一面呢?”
“算了。”温度叹了口气,“也许他不会来了,我们回去吧。”
荒凉的原野上,温度漫无目的地往前走,这段路是他生命中自由的尽头,从此以后,他的命运将不再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一个瘦小的身影跟了上来,举手恰他的衣袖,也不说话,只是默默跟着他走。
温度拍拍筝儿的头,勉强笑道:“别怕,还有我在。”
筝儿点点头:“我不怕。”顿了顿,仰首对温度道:“你也别怕。”
温度心中一阵温暖,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死神遗书】最新更新章节〖390 挽歌〗地址https://wap.xbqg8.net/222/22208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