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沉沦海彼端(1/2)

有一句古话叫做沧猴,意思是说,经过亿万年时间的变迁,就算是沧翰能变成娠。而在古籍记载中,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罗布泊,过去是个一望无际的内陆湖,又称罗布卓尔。“罗布”是古突厥语,好像是多水汇流的意思,而“卓尔”则是蒙语,意思是海,加在一起,就是荷百川,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其实呢,现在不过是大片盐壳堆积的沙漠。

由于形状宛如人的耳朵,所以罗布泊被誉为“地球之耳”。不过在先秦时期,那时人类没有飞向太空,无法鸟瞰罗布泊的全貌,《山海经》中称之为“幼泽”,只能进去,而出不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罗布泊中唯一的水域彻底消失,自此以后,这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海,夏季地面温度最高可以达到80度以上,连飞鸟也无法逾越,更别说人类了。

据官方已解密资料显示,1980年6月,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的时候神秘失踪,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前往搜寻,始终无果。当时就有人造谣说,“害国因加木,刀兵点水工”,意指彭加木考察罗布泊的动机不单纯,不仅仅是为了学术上的研究,而是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最后因此而丧命。而在2007年,有人在罗布泊探险的时候发现了一具干尸,身上携带着少数物品,其中有一本日记,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应该属于失踪的彭加木。但是,彭加木的存世亲属中,有一名智力障碍的少年却坚持认为,那具干尸并不是彭加木本人—了打消世人的顾虑,经过da检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因为那个智障少年竟然说对了,干尸并不是彭加木,而是另有其人。

继彭加木之后,中国著名探险家余纯顺于1996年6月徒步穿越罗布泊,不幸遇难,原因不明⌒人说既然死在沙漠,肯定是因为缺水,可事实却是,余纯顺的水壶中,还有充足的淡水。

以上的内容当然来自于沈让那颗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头颅,只是真实性嘛,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他的话来说,这些并非卧耸听,因为至今确实没有人成功穿越过罗布泊。但这也不是给我们打退堂鼓,而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未雨绸缪,提前对自己所要面临的危机做好功课,当危机降临的时候,至少不会那么慌张。

沈让说得句句在理,我竟然不从反驳,不过纳兰兰兰却提出了异议,不为别的,而是,我们在前往罗布泊之前,还必须去另一个地方。

所以说嘛,历来总是好事多磨,就那这件事说,都超过五十万字了,主线依旧屯不前,没有任何进展。不过身为当事人的纳兰兰兰不急,我也没有必要急,不然的话,我不就成太监了么。

“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名字叫做葬月岛。”纳兰兰兰说。

“晤,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沈让一边翻着白眼,一边冥思苦想∫在他的脑门上轻轻弹了一下,提醒道:“真不知道你这颗脑袋是个什么构造,既然能记住那么多资料,怎么连昨天发生的事却忘记了。”

“是吗?哦哦哦,”沈让一拍大腿,“等等,我想起来了,是葬月湖,在魔吞不动中学里面,那个拥有动态视力的贾笍,她被朱然杀害之后,就是沉尸葬月湖的!”

“难道说,那座岛上有你们以前在魔吞不动中学的熟人?”我好奇地问,心中却想,纳兰兰兰当时入学的时候属于低年级学生,只待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认识的所有人除了沈让之外,其他应该都命丧火核呀,难道是那个先行逃离的陈幺妹吗?

纳兰兰兰点点头:“不错,我们此行罗布泊,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所以,想去见她最后一面,权当是告别吧。”

一时间,悲伤的氛围笼罩了车厢的上空,连空气都似乎变得凝重起来,众人默然无语,都偏过头去窗外看风景。火车正好路过一片红树林,枝条盘根错节,只一瞬间,便消失在了远处,只在视野中留下一抹残留的红影。

沈让拿起平板,摆弄了半天,这才问道:“这个……葬月岛,怎么地图上查不到啊?它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纳兰兰兰说:“在沉沦海的彼端。”

沈让点点头,在谷歌地图搜索栏里输入了沉沦糊个字,这一次依旧没有显示任何结果。

三天后,我们来到了,转了三次长途客车,路也越来越难走,之后,再徒步翻过一座小山,便来到一所与世隔绝的渔村。出乎意料的是,村外竟然有不小的码头,只是看起来早已废弃,水边团的,只有几艘破破烂烂的渔船。

纳兰兰兰轻车熟路地找到一个中年渔民,一番交涉之后终于谈妥了价钱,破例载我们前往远处的葬月岛⌒年渔民自称薛老大,是薛家村土生土长的人,从小就在水里长大,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有去过外面的世界ˇ老大自己虽然故步自封,但好几个儿子都是出门做大生意的,每年只回来一次,还给他带好多好多吃的用的穿的。独有个小儿子,名唤薛刚的,他从小由于被哥哥们溺爱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成了十分不好的习惯,通俗来说就是有些好逸恶劳,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几年前,一事无成的薛刚觉得对面的葬月岛上有极大的商机,便独自乘船出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死神遗书】最新更新章节〖181 沉沦海彼端〗地址https://wap.xbqg8.net/222/22208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