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2/2)

……”

有这样的粮食储备,富弼认为完全可以开放常平仓了。对于百万流民齐聚汴梁……想想都是恐怖的境况。

他觉得让各州府安置,要比聚集在汴梁合理。

“富相,曦此为并无意赚钱。之所以仍然在储备,只是想给唯利是图的商贾一点教训。”

“发往常平仓可以。不过曦恳请朝廷施行平价粜米制,以丁口数量为基准,由州府郡县,按丁口发放凭证,以凭证为准,百姓可于常平仓,以每斗三五十至七十文,采买平价粮。”

“且,朝廷应颁布诏令,凡借常平仓平价粮而谋私利者,杀无赦,无论士农工商!”

又是杀无赦,富弼看了看赵曦,也没觉得不可,应对旱情如同应对地动类同。

“富相,莫看低商贾的贪婪,也莫看轻商贾的资金储备,更别低估商贾与朝堂的勾连。”

“殿下莫非认为弼对此会大肆宣扬?”

“富相言重了。曦对发国难财,发灾难财的行为厌恶。之所以前期如此行为,欲重手惩戒此类行为。还望富相支持。”

说是天灾,其实真正导致灾民颠沛的原因,说是 更贴切。

太子殿下所言的商贾,富弼清楚,其实指的是朝堂的臣工们。

或许贩粮的是商贾,而真正导致粮价上涨的,反倒是朝堂这些臣工的家里。

放眼天下,那个士大夫家里不是良田万亩?谁家没有囤积两三年的粮食?

若皆属忧国忧民,万不会出现流民颠沛之情形。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地址https://wap.xbqg8.net/194/194269/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