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周纪一(2)(1/2)
赵襄子由于自知伯鲁由于自己才不能被立为后,心下感愧,自己有子五人,却不肯立为后。先将伯鲁的儿子分封到代地,称为代成君,早卒。有子赵浣。襄子就立赵浣为后。
襄子卒,其弟逐赵浣而自立。是为赵桓子,一年而卒。赵氏之人就说:“桓子之立,本来不是襄主的主意。”于是相约杀其子而迎立赵浣,是为赵献子。
赵献子生赵籍,就是赵烈侯。
魏斯,就是魏桓子的孙子。是为文侯。
韩康子生韩武子,武子生韩虔,就是韩景侯。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老师。天下四方之士都争相回顺于他。
文侯曾与群臣饮酒作乐,天降大雨。文侯却要移驾往田野中。左右说:“本日饮酒甚乐,天又下着大雨,君王往那里做什么?”
文侯说:“我头两天和虞人相约,在本日会猎。固然天降大雨,我又怎能失约呢?”
于是不顾左右劝告,冒雨前往约会地点,同虞人相约取消了这次会猎。
韩侯向魏国借兵伐赵,文侯说:‘寡人与赵氏是过命的兄弟,我不敢吸收你的请求。“
赵侯同样向魏侯借兵伐韩,文侯也同样答复。二国皆盛怒而往。不久就懂得了文侯的良苦居心。都争相来魏国朝会。魏国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锋。使乐羊伐灭中山,封与其子魏击。
文侯问群臣说:”我是怎样一个国君?“
大家都说是仁君。任座说:”君王得中山,不分封给你的兄弟,却分封给了儿子,怎么称得上仁君?“
文侯发怒,任座见势不妙急忙跑出。
文侯又问翟璜。翟璜说;”君王是仁君。“
文侯问:”何以见得呢?“
翟璜说:”臣听说君仁则臣直,刚才任座所说的话中直,臣因此知道君王之仁。“
文侯大为欢乐,使翟璜召任座回来,自己亲身下堂迎接。认为上客。
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我听到钟声有点不和,似乎是低了一点。”
田子方笑。文侯说:“你为什么失笑?”
田子方说:“臣听说国君只知道乐官的职责,并不需要明确乐理。如今君王竟然明确乐理。臣恐怕君王将不明确乐官之职了。”文侯说:“你说的对。”
魏击出外,碰到田子方,下车匍匐谒见,田子方不认为礼。魏击发怒,对田子方说:“到底是富贵的人可以骄横,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横?”
田子方说:“也就是贫贱的人可以在人前骄横罢了。富贵的人怎敢骄横?国君骄横,将要失往他的国家。大夫骄横,将会破家灭族。失往家国的人,没听说会有人拿家国等候着他回来。但是贫贱的人就不同了,言语不和,可以抬脚就走反正到哪里不是贫贱?”于是魏击称谢而往。
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如今我身边除了魏成绩是翟璜。你认为这两个人怎么样?”
李克说:“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宫门之外,不当有所议论。”
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忍让,”
李克说:“君王之所以对他们不懂得,是由于没有注意到他们平时的行动。安居的时候看他都和什么人亲近,他富贵的时候就看他如何处事。显达的时候就看他都举荐些什么人。贫穷的时候就看什么是他所不愿干的。什么是他所不愿取用的。这五样足以阐明一个人的为人了。为什么还要待李克来阐明呢?”
文侯道;“先生回往吧,我知道该立谁为相了。”
李克出门见到翟璜。翟璜说:“我听说君侯召见先生是盼看向先生请教立谁为相。到底立了谁?”
李克说:“魏成。”
翟璜忿然作色说:“西河守吴起,是臣所进。君侯以邺为忧,臣又进西门豹。君侯欲伐中山,臣又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可守,臣又进先生。君侯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从这些情况看,臣哪里不如魏成?”
李克说:“先生向你的君王推荐在下,在下岂肯与你比周以求大官?君侯向我问相,我只是如此如此答复。我所以知道必相魏成的原因,是由于魏成食禄千钟,十之**都用在了外面因此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君侯都以老师之礼待他。先生所进的五人,君侯都用为臣子,你又怎能和魏成相比。”
翟璜逡巡再拜说:“翟璜是一位见识短浅的小人,应对失言,请先生原谅。愿为先生的弟子。”
吴起是卫国人,在鲁国为官。齐国人侵伐鲁国,鲁国将要用吴起为将,但由于吴起娶齐人田氏之女为妻,鲁国人犹疑未定。吴起知道了,为了能够拜将,就回家杀了妻子以表心迹。吴起拜将,大破齐军。
有人在鲁侯眼前进谗言说:“吴起起初师事曾参,母逝世不奔丧,曾参因之和他尽交,如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可见吴起是一个残暴薄行的小人,况且以鲁国区区小国,而有胜敌之名,天下诸侯都将要图谋鲁国了。”
吴起恐怕得罪,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白话第一编年史】最新更新章节〖卷一 周纪一(2)〗地址https://wap.xbqg8.net/184/184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