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注定没有结果的谈判(三)(1/2)
第三百零三章注定没有结果的谈判(三)
张治诚和一零三都没有说话,只是听着各自手下人员的激烈争论,其实早在谈判开始之前,两个人都明白,就这次谈判而言,谈什么、谈出什么结果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谈判开始了。只这一点就足够了,世人都看到了双方的和平诚意,是啊!打得你死我活的对手能够坐下来,本身就是一个态度,一个让人看到和平希望的态度。
一个中午的时间很快过去,谈判暂时中止,吃饭时间到了。一离开谈判桌,双方顿时没了刚才的激烈对抗,说说笑笑一下子又成了好朋友,真是令人惊叹!午饭准备的很简单但却非常精致,没有大鱼大肉却也不乏荤腥,所有人都非常满意,吃饭间谈笑风生,气氛非常融洽。
下午的谈判一开始,立即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寸步不让,绝不妥协,没有丝毫的余地可言。又是一个下午的争吵,再一次无果而终。
一天,两天,三天过去,都是这般样子,没有任何改善。到最后,双方似乎没有再争吵的力气,也实在是无话可说,只剩下相互赌气。于是乎出现了谈判桌上少有的场景,两方代表相对而坐,四目相视,却没有任何言语交流,一片沉默,谁也不想第一个开口。好像谁先开口谁就落了下风一样。伴着屋外悠扬、沉闷的钟声,屋内一众人员却是静悄悄鸦雀无声。这是一种可怕的无声对抗,既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极度不满又是给对手的无形压力。其实这也是一种谈判艺术,一种奇怪而又非常现实的状态。
作为谈判的最主要代表,张治诚和一零三两人后来索性不再参加这样的谈判,而是各自待在屋内,足不出户。说起来,两人都有许多的事务要处理,即使在谈判期间也不例外。特别是一零三的工作会更加繁忙,许多的电报、信件、文件,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往往一坐在办公桌前,就是连续四五个小时,只有吃饭时间才能休息一会儿。其实这也是他的日常状态,早就习惯了。
相比而言,张治诚就轻松了不少。在国民党内部,张治诚的个人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但却永远不属于老江的嫡系人员,从来没有进入总统府的核心幕僚圈。相比陈峰、顾祝光、胡宗北等是没法比的。有能力而得不到重用,在国民党这里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张治诚历来也不计较这些,只是拿定主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升官发财、邀功争宠之类的事情自己主动靠边站。除了看不惯这一套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性格,既有军人的正直、刚毅也有文人般的冷峻、清高。
在他的心底,如果不是对国民党还有那么一点点不舍和责任,他早就辞官不做,远离政治中心,退隐归田,读书立著,做点自己喜欢而又有意义的事情。“四十而知天命”他早已对当下的局势有了自己的判断,更对为人处世有了明确的认识。
国民党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即使有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又能如何?“烂泥扶不上墙”,再多的外来援助也挽救不了国民党覆灭的命运。在他看来,如果说抗战期间,国民党上下还能勉强捏合在一起,但自抗战胜利后,随着接收大员满天飞,国民党最丑陋、最不堪的一面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也彻底撕掉了国民党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从那时起,他就知道,国民党已死,没有任何希望了,属于国民党的时代已经结束。
每每想到这些,张治诚都免不了感慨万千,曾几何时,国民党励精图治、志向高远,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万千有志青年纷纷以加入国民党为荣,“打军阀,除列强”让多少国民党人热血沸腾,铁血北伐让多少人慷慨赴死、无怨无悔,那个时代谁敢说未来中国的希望不是寄托在国民党身上。
仅仅二十年,国民党就已经彻底堕落,让人感到痛心疾首而又无可奈何。看看国民党统治区吧,百姓生活艰难,贫富悬殊惊人,贪腐遍地、丑恶楹野,难道真像共产党所宣称的那样,国民党已经沦为中国人民的敌人,是不折不扣的“反动派”!
身处清幽、淡然的环境内,再一次勾起了张治诚心底的奢望,不管这一次结果如何,回去后坚决退出政坛,做一个与世无争的闲人。不管将来谁坐天下,总有他立足之处。对这一点他还是非常自信的,国共两边都有那么多朋友,再加上自己历来的清白身世和行事风格,相信哪一头都不会为难自己。
之前与一零三几次畅谈,他也听出一点隐意。共产党非常欣赏他的能力,希望他能借此留下来,并保证其家眷的安全。虽然这些只是自己的猜想,但是他知道凭共产党能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与共产党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对共产党“言必行,行必果”的做事风格还是非常了解的,也是特别值得他敬佩的地方。
杜雨明和傅重义的归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他所向往的。他是真心希望国共能够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最好能停止这种自相残杀的战争,给中国人留下更多的元气和更好的基础,但是他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共产党不计前嫌,南京的江某人也是绝对不会放下武器的,他太了解这个人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对这个人的心性早已是洞若观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再造伟大】最新更新章节〖第298章 注定没有结果的谈判(三)〗地址https://wap.xbqg8.net/153/15375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