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雪域仗剑固盟邦(三)(1/4)
范仲淹见古斯罗眼波一闪,知道他对李雨星之言有所心动,但静静听他的长篇大论结束,才冷笑道:“好,阁下既然要论势,那本官就告诉你什么是势。本官承认,三川口之战是夏军胜了,本官也承认,就士兵的战斗力而言,宋军不如夏军。可战争打的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打的是交战双方的综合实力,就综合实力而言,宋强夏弱,宋就算打一两场败仗于国家无大的损害,而元昊呢?一战不胜就必亡无疑,因为他人少财寡地狭。再就宋、夏和吐蕃的形势而言,吐蕃距夏近而距宋远,河湟一带是元昊早就想据为己有的要地,而宋则根本不想侵犯吐蕃,在元昊称帝之前宋也不曾侵犯过吐蕃。再有,天下没有天生就能打的兵,兵将的战斗力都是在战争中锤炼出来的,近三十年来,西夏几乎天天在打仗,而宋则是歌舞升平,故而其战斗力确实不如夏军,一旦几场硬仗打下来,军队的战斗力也将随之提升,而夏军却已到了其战斗力的极端,想提升非常难,此消彼长之下,战争形势就会改变。退一万步讲,汉人也并非就是只会舞弄墨,只要在战争中磨砺出一两个良将,宋军也一样能战,君不见汉唐时期,汉人同样打得周围的游牧民族无还手之力吗?至于阁下所的联合元昊攻击大宋,那纯粹是与虎谋皮,别就真是这样大宋也不惧,以古斯罗大赞普之英明,不会不明白元昊一旦得志,首先想灭掉的就是河湟吐蕃吗?阁下有没有想过,元昊现在没有攻击吐蕃,不是他不想,而是有宋在与他交战,可要是没有大宋与元昊交战呢?吐蕃还会象现在这般安然无恙吗?再退一步来,吐蕃如果真与元昊联手,那宋也可不必死战,可以承认元昊称帝为换取双方停战,元昊正苦于无力占领河湟地区,肯定会欣然同意,并定会乘此机会攻击吐蕃占领河湟,那时吐蕃又将如何应对呢?要是大宋乘机从背后插上一刀,恐怕吐蕃无法自全吧!姓李的,你要是如古斯罗赞普这般坐拥雄兵,你还会联夏攻宋吗?”
范仲淹这翻话,是基于对宋夏吐蕃三方态势的客观分析,也是基于对元昊本人的深刻了解,既合理,又合情,更符合吐蕃的利益,得连古斯罗都不住点头,李雨星除非找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再强项就近乎无赖了。
林枫心想,平时看这范大人温尔雅,没想到竟然这么厉害,范思勇和李雨星两人被他骂得狗血淋头,驳得体无完肤,看来这才是大宋人的真颜色。
这时坐在古斯罗一旁一直没开口话的老头缓缓道:“范大人好厉害的辩才!若是仅在此辩论究竟是攻宋还是攻夏,老夫自认不是你的对手。老夫只知道,范大人手下人才济济。”着对着林枫、贺羽轻、孙二先生、周岳、江柱流、皇甫忠和东方初晓左看右看。
范仲淹道:“阁下是?”
古斯罗道:“这位是我吐蕃国师,吐蕃勇士称之为刀神折罗乞王。”
范仲淹道:“原来是国师,失敬了,不知有何见教?”
折罗乞王淡淡道:“范大人学富五车,老夫哪敢赐教!疆场之上,真刀真枪,力强者胜,力弱者败,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范大人何不叫一手下与老夫一较高下,来定究竟是联宋还是联夏?”
范仲淹道:“这几人都是本官的随身护卫,哪里敢跟国师交手!”
折罗乞王道:“人们都汉人花花肠子多,看来真是不假。范大人手下这几人,都是中原的高手。老夫不才,想认一认。”着对着孙二先生道:“这位的剑细而长,身形稳重如渊停岳峙,老夫曾听过,南岳衡山有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孙二先生,一个是其师弟陆若轩,阁下想必就是孙二先生了。阁下这等武功身份,既来到吐蕃,也不提前告知老夫一声,好叫老夫摆晏相迎,唉!”语气中似有不尽的遗憾。
孙二先生拱手道:“国师过奖了,孙二这点微末之技,岂敢劳动国师。”
折罗乞王转头向贺羽轻道:“阁下腰悬五柄短剑,身材瘦,脚步轻盈,看来就是三十多年前轰动江湖的‘回旋剑客’贺羽轻了。听阁下曾为保护李后主的公子脱离大宋的追杀而浴血奋战,应该是大宋的死敌,怎么也转为大宋效力?看来世间之事,白云苍狗,真是不可以常理度之。”
贺羽轻道:“区区薄名,还劳国师记挂。良禽择木而栖,何必苦了天下苍生。”
折罗乞王对周岳道:“这位倒是有些面生,不过老夫还是想猜一猜,阁下腰间长剑极为精致,连剑柄都雕刻上一只翱翔着正作势欲扑向猎物的雄鹰,对剑这般痴迷,世间除了藏剑山庄的‘剑尊’莫问冶外,当然就只有‘剑痴’周岳了。请阁下代老夫向莫庄主问好。”
折罗乞王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让周岳佩服不已,双手一拱道:“在下定然转达。”
折罗乞王接着对着江柱流道:“阁下这一兵器太独特,一看就知道是中原的江湖第一杀手‘要命渔翁’江柱流了。老夫只是奇怪,怎么各种奇能异士都心甘情愿为大宋朝廷效力呢?”
江柱流笑道:“这有什么奇怪的?元昊无故寇边,掠我财物,杀我边民,中原大凡稍有良知者,谁不奋起反抗?”
折罗乞王也不理会,转向皇甫忠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截剑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九回 雪域仗剑固盟邦(三)〗地址https://wap.xbqg8.net/112/11237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