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鞑子入关(2/3)

问下一个问题:“诸位爱卿,有什么良策,可以挡住鞑子的人马呢?”

下面周延儒这老东西,站在那里耳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不开一口。

而陈新甲犹豫了片刻,依旧叹息一声,也没说话。

只有卢象升紧皱眉头,想了片刻之后,上前一步,对崇祯说道:“圣上,营州左屯卫应该坚持不了两天。

如果鞑子这次入关的人马,是奔着京城来的,他们顶多三天之内,便可以兵临京城。

现在只有派人通知,营州前屯卫,中屯卫,右屯卫,后屯卫,以及兴州屯卫的人马,全部立即赶来保卫京城。

同时,咱们京城的禁军,也该行动起来,先守好京城,再传令各地军队,赶来勤王。”

卢象升提出的这种,让大明京城周围的明军几大卫所官兵,率军赶来保卫京城的做法,其实是很蠢的,但也是无奈之举。

卢象升这个时候,不知道鞑子这次入关,到底是不是奔着京城来的,但至少目前从鞑子南下的行军路线来看,鞑子似乎又有包围京城的想法。

这种情况下,卢象升想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先要保护好京城的安全,其他地方他真的顾不过来。

因为,他非常清楚此时大明那些卫所军们的战力,如果让他们散开,恐怕只有被鞑子冲散的份儿。

哪怕是京城周围的那些卫所军,原本是大明最为精锐的卫所军,但现在也基本上腐朽不堪,战力让人不忍直视。

前几次,鞑子每次入关,基本上都先奔着大明京城而来,但实际上他们每次都没想着攻克大明京城,还是抱着四处劫掠的想法。

但每一次,崇祯和那些朝廷大臣们,面对鞑子这样的做法,都无能为力,依旧只能让几十万大军围在京城周围,保卫京城的安全。

当那些鞑子军迅速四散,朝周围地区大肆劫掠时,围在京城周围的几十万明军,也是束手无策。

每一次鞑子入关都会这样故技重施,但大明朝廷这边却无人能破解,上一次卢象升还敢率军出战鞑子。

但结果便是战败,要不是李子霄及时率军相救,此时卢象升应该是战死了的。

“圣上,是不是该调宁远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入关啊!”

卢象升说完之后,旁边的陈新甲立即也提出自己的见解。

每次鞑子入关,朝廷调回关宁铁骑保护京城,基本上已经成了定式,此时大明朝廷唯一能拿得出手,敢和鞑子一战的军队,也就是关宁铁骑了。

“不可。”

陈新甲说完后,崇祯陷入思考,还没有回答,卢象升便立即喝止道。

“为何不可?卢大人,难道你想看着鞑子攻入京城嘛?”

陈新甲对于卢象升的反对,感到很不满,瞪着他质问道。

卢象升瞥了陈新甲一眼,眼神中满是不屑,对于这个兵部尚书可谓是十分不满,讥讽道:“陈大人,鞑子还没杀过来呢,你就开始危言耸听了

这要是鞑子杀到城下了,陈大人会不会被吓的不敢出家门呢。”

“卢象升,你……”

陈新甲被卢象升这样讥讽,面色涨的通红。

“好了,这个时候你们还有心理争吵,陈爱卿,你退下,听听卢爱卿的说法。”

这个时候,崇祯也在等待卢象升的说法,刚才他也在犹豫,要不要立即调回关宁铁骑。

“卢爱卿,为什么现在不能立即调回关宁铁骑入关,难道你是在担心,鞑子这次从白马关入关的鞑子是个幌子。

鞑子真的的目的,是就是为了让咱们调回关宁铁骑,趁机夺取山海关吗?”

“圣上英明,这正是微臣的担忧。所以,在没有搞清楚从白马关入关的鞑子,到底有多少人马之前。

圣上绝不可下令,让吴三桂带着关宁铁骑入关啊!

只要山海关和宁远城还在咱们手里,鞑子就算一时从其他地方入关,打不下京城,他们在关内也待不了多久,早晚得出关的。

可要是山海关丢了,鞑子便真正可以长驱南下,咱们再也无力阻挡了。

松锦四城已经丢了,山海关绝对不能丢,否则……”

卢象升言辞真切,语重心长的对崇祯说道,最后那个否则后面的‘亡国’二字,他没敢说出去。

“嗯,卢爱卿言之有理,关宁铁骑暂不调入关内,立即派人查清楚,从白马关入关的这股鞑子,到底有多少人马。

再按照卢爱卿的建议,让营州和兴州给屯卫的将军,立即率部赶来保卫京师,不得拖延。

另外,再给山西总兵贾长鸣,山东总兵刘泽清,以及河南总兵李子霄传令,让他们准备北上勤王。”

崇祯想了想,还是认同了卢象升的提议,同时崇祯虽然心里有十二个不愿意,但还是决定让李子霄这次率军北上勤王。

同时,崇祯也在心里打定主意,一旦发现鞑子这次进攻京城是假,还是以到处劫掠为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669章 鞑子入关〗地址https://wap.xbqg8.net/103/103067/431.html